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 2018年第2期
编号:13244007
导师治疗肾虚型胎动不安经验探微
http://www.100md.com 2018年2月1日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8年第2期
     摘要:胎动不安是妊娠期的常见病,其病因病机多责之于肾脏,中医治疗本病具有明显优势。张晓东主任医师运用自拟补肾安胎汤治疗肾虚型胎动不安,取得较好疗效。

    关键词:胎动不安;补肾固冲、养血安胎;补肾安胎汤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8)02-0022-03

    张晓东主任医师是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多年,具有丰富经验,擅长治疗各种妇科疾病,月经病、不孕症、妇科炎症等等,尤其是胎动不安。笔者有幸跟师学习,现将老师治疗肾虚型胎动不安的经验介绍如下。

    1 胎动不安的中医理论基础

    妊娠期间,出现腰酸、腹痛、小腹下坠,或伴有少量阴道出血者,称为“胎动不安”。妊娠期间,阴道不时有少量出血,时出时止,或淋沥不断,而无腰酸、腹痛、小腹下坠者,称为“胎漏”,亦称“胞漏”或“漏胎”[1]。虽然后世诸多医家对“胎漏”和“胎动不安”进行了划分,但两者常互相转化,其转归、治疗、预后均相似,临床上常常并称。

    胞宫、胞脉相通于肾,孕后胎元有赖肾气维系,是谓“肾以系胎”。肾阳温煦,肾精滋养,则胎元稳固;若肾虚胞脉失系,则胎元不固,可致胎漏、胎动不安[2]。由此可以看出,肾气的强弱是胎元稳固的关键,肾虚为胎动不安的主要病因。脾为后天之本,脾主运化,是气血生化之源泉。胎居母腹,胎赖血养,脾健则气血充盛,胎元得气血润养而稳固。若脾胃虚弱,则气血乏源,不能固摄、滋养胎元,以致胎元失固,进而发展为胎动不安。此外,胎动不安主要病因也包括血热和血瘀。

    本病以阴道流血、腰酸、腹痛及小腹下坠为主证,因此辨证主要根据四大症状的性质、程度、及舌脉的变化,首辨胎元已殒或未殒以及虚、热、瘀证。阴道流血少量,色黯淡或淡红,质稀者,属虚;阴道下血量少,色红或紫黯,质稠者,属热;血色紫暗挟血块者,为血瘀。腹痛绵绵属虚,腰腹冷痛属寒;小腹坠痛多属气虚;腰酸腹痛,会阴坠胀,多属肾虚。临床上常归纳为以下4个证型:肾虚证;气血弱证虚;血热证;血瘀证。

    中医学认为,肾藏精,主生殖,是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根本。肾通过经络与胞宫相通,肾虚则无力载胎,故补肾是为安胎大法。历代诸多医家在治疗胎动不安时均以补肾为主。早在《金匾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篇》中,张仲景就运用胶艾汤、当归芍药散、白术散等治療各型胎动不安。宋代宋仲甫在《女科百问》中首创补肾安胎之法,运用“杜仲丸”(即杜仲、川断为丸)治疗复发性胎动不安。明代张景岳在《景岳全书·妇人规》中首次提出动态观察“腹痛、下血、腰痛、下坠”四大症状的轻重变化,预测胚胎是否存活,以决定安胎或下胎,完善了妊娠病“治病与安胎并举”和“下胎益母”的两大治则,同时提出“预培其损”的预防思想。清代傅青主在《傅青主女科》中广泛详细的论述了安胎7法。清朝中西医结合大家张锡纯则认为“男生女育,皆赖肾脏作强”,“肾旺自能荫胎”,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首创了补肾安胎之名方——寿胎丸,成为安胎首选方剂,该方原为预防滑胎而设,但由于其配伍严谨,疗效显著,成为后世治疗胎动不安的基础方。

    2 治疗经验

    吾师认为胎动不安的主要病因责之于肾,肾主生殖,肾气衰竭,精血将竭,导致人真阴亏损,同时阳失潜藏,伤胎耗气。人体本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肾虚可导致妇科诸疾,妊娠期妇女尤以胎动不安为主,故以《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寿胎丸为基础方,自拟补肾安胎汤治疗肾虚型胎动不安,全方组成:菟丝子20 g,桑寄生20 g,续断20 g,阿胶15 g,枸杞子20 g,砂仁15 g,党参20 g,杜仲15 g,黄芪20 g,白术20 g,炙甘草10 g。方中菟丝子为君药,具有补肾益精、安胎之功效。桑寄生能补肝肾、养血而安胎,续断可补益肝肾、止血安胎,杜仲补肝肾、强筋骨而安胎,上3味同为臣药,以使胎元稳固;阿胶、黄芪、党参、白术、枸杞子、砂仁为佐药,阿胶具有滋阴补血止血之功效,使冲任血盛,则胎气自固;黄芪、白术、党参均能健脾,脾健则气血充盛,胎元得养,且白术具有安胎之功效;砂仁性辛味平,能温中止呕,安胎,枸杞子性甘味平,能滋补肝肾,益精明目[3]。炙甘草为使药。全方相配,不温不寒,补而不滞,在临床上取得满意疗效。《景岳全书·妇人规》中提出“安胎之方不可执,但当随证随经,因其病而药之”,故临证时需首辨其胎元已殒或未殒,再依据四大症状的性质、程度、及舌脉的表现,辨其虚、热、瘀,从而随证加减。

    3 典型病例

    某女,37岁,已婚。2017年7月3日初诊。停经37天,阴道少量流血,伴腰酸、小腹坠痛2天。该患既往月经30天一潮,经期5~7天,量中等,色淡红,质清晰,血块(-),痛经(-)。末次月经:2017年5月27日,量色质同前,7天净。7月1日自测尿HCG阳性,7月2日始无明显诱因出现阴道少量流血,色淡黯,质稀,伴腰酸、小腹坠痛,恶心,偶有头晕,睡眠可,夜尿频,大便正常。孕2产0,自然流产2次。查舌淡黯,苔薄白,齿痕(+),脉沉滑尺脉弱。查血HCG6662.99 IU/L,孕酮28.07 ng/mL,雌二醇6905 pg/mL,中医诊断:胎动不安(肾虚型),西医诊断:先兆流产。予补肾安胎汤:菟丝子20 g,桑寄生20 g,续断20 g,阿胶15 g,枸杞子20 g,砂仁15 g,党参20 g,杜仲15 g,黄芪20 g,白术20 g,炙甘草10 g。5剂,水煎服。保胎贴7次。嘱患者卧床休息,忌食辛辣刺激食物,病变随诊。

    2017年7月10日二诊。停经44天,阴道流血量减少,色淡黯,质稀,仍有腰酸、小腹坠痛,无头晕,偶有恶心,睡眠可,夜尿频,大便正常。舌淡黯,苔薄白,齿痕(+),脉沉滑尺脉弱。查彩超示:宫内早孕,妊娠囊2.1 cm×1.0 cm,可见卵黄囊,胎芽长0.3 cm,胎心率110次/min。继服前方10剂,水煎服。保胎贴14次。嘱患者卧床休息,忌食辛辣刺激食物,病变随诊。

    2017年7月24日三诊。孕8周+2,无腹痛及阴道流血,时有腰酸,恶心,手足心热,睡眠可,二便正常。舌淡黯,苔薄白,齿痕(+),脉沉滑尺脉弱。继服前方加地骨皮20 g,5剂,水煎服。保胎贴7次。嘱患者休息,忌食辛辣刺激食物,病变随诊。

    2017年7月31日四诊。孕9周+2,无腹痛及阴道流血,轻微腰酸,恶心,睡眠可,二便正常。舌淡黯,苔薄白,齿痕(+),脉沉滑尺脉弱。继服前方5剂,保胎贴7次。嘱患者卧床休息,忌食辛辣刺激食物,病变随诊。

    按:患者素体肾虚,肾主生殖,肾虚,则生殖能力下降,经血色淡质稀;肾为腰之府,肾虚则腰部经脉失于濡养,故出现腰酸;肾虚胎元不固有欲堕之势,故下腹坠痛。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补肾健脾,则肾精充沛,气血充盛,从而促进母体及胎儿发育,故运用寿胎丸主方以补肾固冲,黄芪、白术、党参以健脾,枸杞子以助滋补肝肾之功,砂仁对症以止呕,全方配伍精湛,功效颇丰。

    4 小结

    胎漏、胎动不安是妊娠期常见病,不仅严重威胁孕妇的身体健康,而且增加家庭经济困难,给患者身体、经济和精神上带来严重的负担。目前中医中药治疗胎漏、胎动不安具有效率高、副作用小的优势。中医治疗胎漏、胎动不安多以补肾固冲、养血安胎为治疗大法,动态观察阴道流血、腰酸、腹痛及小腹下坠四大症状的变化,佐以健脾、祛湿、止呕、止痛等治法,以达到辨证安胎之疗效。同时,嘱患者尽量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及时得到亲人的抚慰,饮食清淡,忌食辛辣肥甘厚味,生活规律,注意劳逸结合。

    参考文献:

    [1]张玉珍.中医妇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208-214.

    [2]曾庆秋,邓琳雯,靳素萍,等.早期流产相关因素之中医探讨[J].辽宁中医杂志,2007,34(12):1714-1714.

    [3]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07-476., http://www.100md.com(周月姣 张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