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内分泌科 > 糖尿病
编号:13244200
中医辨证论治糖尿病眼底出血体会(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2月1日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8年第2期
     3 验案举隅

    患者王某,女,63 岁,2016 年 11 月 7 日就诊。患者糖尿病病史8年,1周前出现视物黑蒙不清,伴口干、乏力、头晕、易怒,纳可,寐欠安,小便频,大便干。舌暗红,有齿痕,苔白,脉细数。查糖化血红蛋白8.6%,血糖14.7mmol/L,眼底镜检查:双眼眼底可见点状出血,小部分成片。诊断:糖尿病眼底出血。患者平素服药不规律,经常漏服,笔者对患者进行糖尿病教育,调整降糖药物,加强控制血糖,结合患者症状及舌脉考虑病机为气虚血瘀为主,兼有阴虚内热之象,久病往往虚实夹杂及寒热错杂,拟中药汤剂7剂,方药组成:黄芪30 g,当归30 g,三七3 g,(冲)黄芩炭15 g,女贞子15 g,旱莲草15 g,决明子30 g,青葙子15 g,茯苓30 g,车前子(包)15 g,陈皮15 g,川芎15 g,沙苑子15 g,生甘草6 g,菊花8 g,蔓荆子15 g,嘱患者勿食辛辣刺激之物,保持心情舒畅,适量运动。

    二诊:视物模糊较前好转,口干、乏力、头晕等症较前减轻,纳可,寐安,小便频,大便调。舌淡暗,苔白,脉细。前方减黄芩碳,加桃仁10 g,红花10 g,继服7剂。

    三诊:视物较前明显好转,眼底镜检查示:点状出血消失,出血面积明显减少。空腹血糖下降至7.6 mmol/L,餐后2 h血糖降至9.8 mmol/L,嘱咐病人规律饮食,定时服药,适量运动,警惕低血糖风险。

    4 小结

    笔者认为中医强调人体的整体性,糖尿病眼底出血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可调节脏腑阴阳平衡,疏通经络气血,不仅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复发率,还能减轻西药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糖尿病眼底出血的发生,本虚在气虚阴虚,标实为血瘀、痰湿、内热。

    在治疗眼病时,不可忽视脏腑病理变化,脏腑功能失调,可引起眼的病理变化,兼顾局部与整体,而眼部发生疾病时,往往也会影响全身。因此在临床治疗糖尿病眼底出血时,审证求因,因人而异,随证加减,方可有效的指导临床实践。

    参考文献:

    [1]胡国陈,陸拯.明清名医全书大成·王肯堂医学全书·证治准绳·杂病·七窍门[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

    [2]朱万玲,钱秋海.钱秋海教授临证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眼底出血[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4,(7):20.

    [3]孙思邈著.备急千金要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103.

    [4]邓亚平,谢学军.中医眼科全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999.

    [5]钱自奋.祝谌予临床经验集[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8.

    [6]孙大志,李绍旦,刘毅.杨明会通因通用法治疗糖尿病眼底出血验案举隅[J].辽宁中医杂志,2013,(3):25.

    [7]孙丽平,董玉,王鹏.中医治疗眼底出血疾病的拟方用药特点[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5,(5):30., 百拇医药(李春岭)
上一页1 2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内分泌科 > 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