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 2019年第11期
编号:13401133
基于《黄帝内经》脉瘀致眩理论探讨高血压血瘀体质关系及论治(1)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1月1日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9年第11期
     摘要:《灵枢》第十卷记载“脉不通则血不流”脉道不通,血流不畅,瘀血阻脉,脉不舒张亦无收缩,这一理论恰恰与现代医学中高血压病息息相关。在古代医学中,高血压病并无明确提出,多散见于“眩晕”、“头痛”等疾病,其眩晕一词始于《素问·至真大要论 》,它指出“诸风掉弦,皆属于肝。”后代医家受到广泛的影响,金·刘完素又提出“风火”立论,元·朱丹溪提出“无痰不做眩”,明·张介宾指出“无虚不做眩”。而对古代著名医家的总结,以上医家认为多因风、痰、虚因素所致,而吾认为不论何因素,疾病发展中皆能致瘀,不论是否是单纯的血瘀體质,最终所致脉瘀致眩。“瘀”贯穿于其高血压的全过程。笔者对血瘀体质与高血压的关系及论治进行了全面探讨。

    关键词:高血压;眩晕;脉瘀;血瘀体质

    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9)11-0018-04[FL(K8mm]

    体质(Constitution)是中医理论概念与西医无关。“体”,指身体,“质”为性质、本质。所谓体质,就是机体因为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的盛衰偏颇而形成的素质特征[1]。血瘀体质:指络、脉不通,血流不畅、瘀血内阻,或阻滞经络的体质状态,多于面、皮、舌、脉象的表现形式出现。所以辨别出体质分型有助于解读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为其后诊治提供依据[2]。

    高血压(Hypertension)是一种发病率高但控制率低的心血管系统疾病 ......
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4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