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 20201
编号:13520052
刘卓教授治疗儿童抽动障碍运用药对举(1)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月1日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01
     摘要:刘卓教授是辽宁省名老中医,擅长治疗儿童抽动障碍,临床上重视药物配伍使用,在治疗疾病时药对的运用方面有独到的见解体会。常用基础药对:菊花与钩藤以清肝平肝、息风止痉,玄参与麦冬以养阴生津、柔肝止痉,龙骨与牡蛎以镇静安神、调和阴阳,主要症状常用药对:眼部抽动之决明子与蔓荆子,鼻部抽动之辛夷与白芷,头颈肩抽动之桑枝与葛根,四肢抽动之伸筋草与牛膝。

    关键词:刘卓教授;药对;儿童障碍抽动

    中图分类号:R27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20)01-0008-04

    儿童抽动障碍(tic disorders,TD)是一种发病原因未明的神经精神性疾病,该病疾病特点使患儿身体某部分肌肉或肌群突然、快速、反复收缩运动或不自主发声,该病病程较长,少数可持续到成年。多数学者认为,儿童抽动障碍的发生与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功能异常[1]、脑部发育障碍[1]、环境因素[2]等有关,常用抗精神病药物,如多巴胺系统稳定药或氟哌啶醇等[3][4]来治疗儿童抽动障碍。但西药多有较明显的副反应,长期使用可能引起锥体外系等不良反应,家长常因担心考虑较多而不能坚持系统治疗,导致疾病反复迁延难治。对于该病,古代医者将其归为“肝风”、“瘈疭”等范畴。刘卓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认为儿童抽动障碍的发生与患儿脏腑功能失调有关,其主要病位在肝,治疗时自拟出文静汤来治疗儿童抽动障碍,因其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小,得到广大患儿家长认可,笔者观察刘卓教授运用中药特性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工作者提供用药依据,现报到如下。

    1 常用基础药对举

    1.1 菊花与钩藤 菊花其味辛甘苦性微寒,归肺肝经,具有平肝明目,疏风清热解毒的作用,长于平降肝阳,内外之风皆可治疗。《神农本草经》云:“主诸风头晕,肿痛,目欲脱,泪出,皮肤死肌,恶风湿痹,利气血”。鉤藤乃甘凉之品,归肝心包经,具有清泄肝热而平抑肝阳,息风止痉,疏风散热的作用,善清肝与心包之火,对于内外之风均可治疗。《本草新编》云其“去风甚速,有风症者必宜用之”。刘老认为儿童抽动障碍的发生病因是多方面的,与产伤、感受外邪、情志失调等因素有关,小儿的生理特点为“肝常有余”,当小儿感受外邪、五志过极或风痰内蕴时,常会引动肝风,所以该病的主要病机为肝风亢动,临床治疗基本法则为平肝息风。现代药理研究表明[5]菊花具有明显的扩张脑血管和心脏冠状动脉,增加脑部血流灌流量的作用,钩藤具有抗血栓、抗血脂的作用,该药对的降血压、扩张脑血管的药理作用起到了平肝息风的作用。在中药配伍中菊花钩藤二药一疏一清,可清除各种原因引起的肝风内动,用于各型儿童抽动障碍的随证加减。

    1.2 玄参与麦冬 《医学衷中参西录》云:“玄参,味甘微苦,性凉多液,原为清补肾经之药。”其具有滋阴降火,清热凉血的作用。麦冬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肺胃心经,《名医别录》:“主疗虚劳客热,口干燥渴,……保神,定肺气,安五脏。”具有养阴润肺,生津清心的作用。玄参与麦冬相配伍应用有增液汤之意,治疗阴液不足。玄参色黑,入肾经偏清;麦冬色白,入肺经偏滋,两者相伍为用,一清一滋,体现了“金水相生”的治法,上下相济,养阴生津之力大增[6][7]。刘老认为抽动障碍患儿体内阴津多为不足,致使筋脉濡养失常而拘挛抽搐,小儿本为稚阴稚阳之体,其肾精未充,儿童生长发育较快,阴精相对不足,当种种致病因素侵入患儿体内,以致津液耗伤减少而抽动,且现代药理研究表明[6]玄参麦冬配伍应用,通过增加唾液分泌,增强肠道蠕动致阴液亏虚得以改善,故玄参麦冬相配伍为用治疗抽动障碍疗效优佳。

    1.3 龙骨与牡蛎 龙骨味干涩,入肝经以安魂,具有震慑浮阳,重镇安神,收敛固涩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心神不宁,失眠多梦,肝阳上亢引起的急躁易怒,头晕目眩等症。《药性论》曰:“逐邪气,安心神,……”。牡蛎味咸涩,入肺经以定魄,具有敛阴潜阳,软坚散结,固精涩精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各种癥瘕痞块,自汗多汗,胃痛反酸,头晕目眩等症。袁金英[8]认为龙骨的镇静催眠、抗惊厥的作用和牡蛎抑制神经兴奋、缓解抽搐的作用,对儿童的冲动任性、注意力不集中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两者配伍,见于《伤寒论》之“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二者相须为用可阴精得敛,阳气得潜,镇静安神。刘老将两药相配为用,使虚阳不上扰,阴阳调和,阴平阳秘,治疗儿童抽动障碍常以两药为基础药对,疗效较为显著。

    2 主要症状常用药对

    2.1 眼部抽动之决明子与蔓荆子 决明子味甘苦咸性寒,归肝和大肠经,其既善于清肝热,又能补益肝阴,具有明目之效,实验说明[9]决明子富含蒽醌等化学成分,其主要成分具有降压降脂,保肝明目的作用,故在临床上决明子为眼科常用之品。蔓荆子味辛苦性微寒,归膀胱、肝和胃经,主要功效为疏清风热,清利头目,现代研究[10]发现蔓荆子中含有较多的黄酮类物质,具有抗炎镇痛的作用。刘老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发现抽动障碍的患儿常以眼部抽动为首发症状,其病程较长,易复发,多数由上呼吸道感染之后,风邪引动肝风所致。决明子清肝热且明目,蔓荆子清热祛风且轻浮上行,主散头面之邪,二药合用可治疗阴外风引动肝风所致的眼部抽动。

    2.2 鼻部抽动之辛夷与白芷 辛夷为鼻科之要药,其味苦性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现代医学表明辛夷抗炎作用较强,对鼻黏膜有保护作用且可以促进微血管扩张,从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11]从而通利鼻窍。白芷味辛性温,入胃、大肠和肺经。练有扬[12]认为白芷中的挥发油、香豆素等成分有抗炎和舒张血管的作用[8]对于鼻渊鼻塞的患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辛夷与白芷均有芳香气味,其性升散,均可入肺经,两药合用可增强发散肺部风邪的作用而宣通鼻窍,临床之中常用此药对治疗抽动障碍患儿的鼻部抽动。

    2.3 头颈肩抽动之桑枝与葛根 桑枝味微苦性平,归肝经。《本草备要》云:“利关节,养津液,行水祛风。”《本草撮要》云:“桑枝,专攻祛风。”因其通利关节,善达四肢经络,所以无论痹症新久寒热均可应用。葛根味甘辛性凉,归脾胃和肺经,其轻扬升散,善于缓解经气不利、筋脉失养所致的颈背强痛,且能鼓动脾胃运行而生津濡养筋脉,为颈强之要药。刘老根据临床经验,治疗点头、耸肩、动脖子明显的抽动障碍患儿常以二药相配,常获良效。, 百拇医药(吕启慧 白晓红)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