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 202005
编号:13843966
论血不利则为水与预防慢性心衰
http://www.100md.com 2020年5月1日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005
活血化瘀,治未病
     摘要:慢性心衰为临床难治慢性疾病,危害极大。“血不利则为水”是《金匮要略》中关于瘀血为病的重要论述,对多种瘀血为害的疾病的治疗均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慢性心衰发病中,瘀血病理因素贯穿全程,认为化瘀是防治慢性心衰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血不利则为水;活血化瘀;慢性心衰;治未病

    中图分类号:R54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20)04-0011-02

    慢性心衰是复杂的临床综合征,为冠心病、心肌病、风心病等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临床中可见到呼吸困难,乏力,浮肿等临床表现,其发生机制涉及到神经内分泌、炎症因子、心肌纤维化、血流动力学系统变化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存在着心肌损伤、心脏重构、心脏负荷的交织变化,治疗棘手。近年来在慢性心衰的治疗上处于不断探索中,一直未停止,指南中推荐的“ACEI/ARB+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的联合应用已成为治疗慢性心衰的基石药物,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慢性心衰发病过程中肺循环和体循环静脉淤血是心衰发病中重要一环,可引起多种临床表现,如喘息,气短,水肿的发生与加重,那么改善循环系统中的淤血情况就可以使心衰的病情延缓,如果尽早在心衰尚未发生或发生之初干预血循环情况,那么心衰的发病率就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1化瘀治病

    慢性心衰临床表现多样,在祖国医学中可隶属于“喘证”、“心悸”、“水肿”等多种疾病之中,临床表现不同,病理机制也有变化,那么治疗上亦是有不同的方法。《灵枢》:“经脉者,人之所以成,病之所以起,不可不通矣。”疾病的发生多是与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有关,《金匮要略·水气篇》中有:“少阳脉卑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37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