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 202006
编号:13839327
针灸对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素和HSP蛋白的影响(2)
http://www.100md.com 2020年6月1日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006
     近年来,中医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中医理念在功能性消化内科的治疗中已被融入。中医学中,功能性消化不良属于“呕吐”、“胃脘痛”等范畴,脾胃虚弱是病理基础,常见分型为肝郁脾虚型。肝主疏泄,肝气郁结,疏泄失职,胃失和降而出现脾胃亏虚等症状,化湿生痰,气机升降失常可诱发消化不良[7]。因此,中医认为针对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应坚持疏肝降火,和胃健脾的原则。针灸是中医的常见疾病疗法,在临床上已被广泛应用。本研究采用针灸治疗,选取足三里、膻中、内关、肝俞等穴位进针,与中医治疗原则不谋而合,具有疏肝降火、疏理气机、和胃健脾、行气止痛等功效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238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