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 2006年第11期
编号:11548244
漫谈中医的病机学说(三)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1月1日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06年第11期
     (三)阴阳互损

    当阴虚或阳虚到一定程度时,常会影响到相对的一方,从而形成阴阳两虚的病理变化,称为阴阳互损。《内经》说:“阳气根于阴,阴气根于阳,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正因为阴阳有互根互生的关系,所以阳气虚弱就会累及阴精的化生不足,而阴精亏损也会累及阳气的化生不足,前者称为阳损及阴,后者称为阴损及阳,最终会发展为阴阳两虚。

    阴阳两虚的病理变化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指精、血、津液等有形物质的阴,与无形之气的阳所形成的精气两虚、气血两虚、津气两虚,以及气随血脱、气随液脱等病理变化。另一种情况则是指气自身的阴阳两方面的互损。前一种情况将有另文专述,本节则主要介绍后者。

    气相对精、血、津液等有形物质而言属于阳,但气的本身又因其作用的特点和性质的不同,而再分阴阳。例如,气不仅有兴奋、推动、升发的作用,还有宁静、抑制、肃降的作用,前者属于阳气的作用,后者属于阴气的作用。正是气的这种既推动又调控的作用相互协调,才能维持人体生理活动的稳定有序。又如,气有温煦产热的作用,又有凉润抑热的作用,唯其如此,才能保持体温的恒定。因此《证治准绳·杂病·诸气门》说:“一气之中而有阴阳,寒热升降动静备于其间。”

    阴阳互损导致的阴阳两虚,并非是阴阳处于低水平的同一位置,而是有其主次的不同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2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