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 2006年第12期
编号:11547740
漫谈中医的病机学说(四)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2月1日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06年第12期
     (二)气的失常主要包括气虚和气的运行失常。

    气虚是全身的功能或某一脏腑衰退的病理状态。气虚的共有表现是:气短懒言、倦怠乏力、头昏自汗,特别是劳动后这些症状就会明显,同时可见有舌质淡、脉虚弱。在气虚的基础上,还会因为营卫气虚或不同脏腑的气虚而有不同的症状重点。如肺气虚可见有动辄喘促、咳嗽;心气虚则有动辄心悸、胸闷;脾气虚则有腹胀、腹泻、食少;肾气虚则有腰酸腿软、性功能不强等等。

    导致气虚的原因,一是先天不足,元气虚弱;二是后天不善调养、饮食不当或过劳过逸、久病耗损等所致。一般所谓气虚主要是脾肺气虚,严重时则发展为肾气也虚。

    气的运动失常包括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等方面的病理变化。其中有的属于实证,有的则属于虚证。

    1.气滞是指气的流行不畅或不通的病理状态,常与情志不舒有关。此外,由于饮食不调、感受外邪、闪挫、努伤等因素可形成气滞,痰、湿、食积、郁热、瘀血等亦可阻滞气机而形成气滞。

    气滞所引起的临床症状有共同的表现,即胀、闷、疼痛。其特点是胀痛发作有时,时重时轻,部位常不固定,表现为串疼,且每在嗳气或矢气后减轻,并常与情绪因素有关。由于引起气滞的病因和发生病变的部位、脏腑不同.所以气滞的表现在上述的共同症状基础上,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例如肝气郁滞,见有情志不快、胁肋或少腹胀疼;肺气壅滞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8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