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 2008年第5期
编号:11606830
漫谈中医对病证的诊断(六)
http://www.100md.com 2008年5月1日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08年第5期
     (接上期)

    (三)口味 主要指口中的异味感觉或气味。一般说来,脾开窍于口,其他脏腑也可通过经脉上循至口,故口中的味觉和气味,不仅反映脾胃的病变,亦可测知其他脏腑的功能情况。口味或口气的变化及其病理反映大体有如下几种情况:

    口淡,即口中无味,饮食不香。多由脾胃虚弱或寒湿中阻所致,也可因寒邪犯胃所致。一般不作主症治疗,可在主方中加藿香、砂仁、陈皮等芳化和中之品。

    口甜,亦称“口甘”。口中常觉有甜味,饮白水也甜。多因脾蕴湿热,上蒸于口所引起。《内经》称为“脾瘅”,并谓“治之以兰”。兰即佩兰,有芳香化湿之用。或用泻黄散加减。

    口腻,即口黏腻不爽,常伴舌苔厚腻。多因痰热内盛或湿热中阻所致。可用平胃散加减。

    口酸,自觉口中有酸味,或泛酸。多因肝热犯胃,或伤食所致。前者可治以左金丸,后者可予以清胃消食之药。

    口苦,即口中有苦味,或进食后口苦。多因肝胆火热所致,可用龙胆泻肝丸。若心烦不眠伴有口苦者,则为心火上炎之故,可用泻心汤。若热性病中见有口干口苦,不作主症治,热清则口苦自除。

    口咸,口中有咸味,多因肾虚火炎或肾虚寒水上泛所致。前者用滋肾丸,后者用八味地黄丸加五味子。

    口涩,口中有涩味,犹如食生柿子般。为脏腑热盛,气火上逆所致。可用泻心汤。

    口臭,口气臭秽,多属胃热偏盛。常在温热病及“牙宣”、“口疮”病中出现。可用清胃黄连丸。若臭如馊腐,则为消化不良,不可作纯热证治疗。经常口臭者,可用藿香煎汤含漱。肺痈或肺癌口臭者,应治疗主病兼清胃热。

    八、问二便

    二便的正常与否,与脾的运化、肝之疏泄、肾之气化、肺之肃降及三焦的通调功能有关。询问时要注意二便的性状、颜色、气味、次数、时间、便量、排便时的感觉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65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