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小儿科 > 手足口病
编号:11622901
关注儿童手足口病
http://www.100md.com 2008年6月1日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08年第6期
     今年3月以来,安徽省阜阳市发生了儿童感染肠道病毒EV71事件,截至4月27日,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 199例,其中痊愈551例,20例因有多脏器功能严重损害者,经抢救无效死亡。

    手足口病一般由两种病原体引起,由柯萨奇病毒感染引起的症状较轻,由EV71感染引起的症状较重。EV71是近40年来新确定的常见肠道病毒,可经肠道和呼吸道传播,传染性极强,其神经毒性仅次于脊灰病毒。患者可持续排毒8~12周,病毒可在外环境中存活一两个月,在污水中存活的时间更长。该病常在局部地区引起暴发,暴发原因不确定。目前还没有该病的疫苗和特异的预防措施。

    由于没有特效疗法,对一些重症患者只能进行对症治疗。重症患者对症治疗的三原则是:颅内减压、使用免疫球蛋白和大剂量激素冲击疗法。这些治疗原则加上呼吸机的使用,在很短的时间里,就使重症患者的治愈率大大提高。

    据资料显示,今年1月至4月20日,全国报告手足口病病例数较上年同期上升了218.9%。累计报告病例数较多的是山东、上海、四川、北京和浙江等地。手足口病的发病高峰期在5月-7月,目前已经开始的疫情可能仅仅是一个序幕,考虑到人口流动,不能排除病毒扩散的可能。
, 百拇医药
    手足口病是世界范围广泛流行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婴幼儿,重症病例死亡率较高,危害严重。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先后发生由肠道病毒71型感染引发的手足口病疫情,个别地方出现因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损害导致的少数患儿死亡,引起了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为加强手足口病防治工作,卫生部决定,将手足口病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

    近日,卫生部推出2008年版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指南提出防控本病的方方面面,作为家长和读者,应该了解以下5点内容。

    1. 概况。手足口病(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包括肠道病毒71型(EV71)和A组柯萨奇病毒(CoxA)、埃可病毒(Echo)的某些血清型病毒病毒。EV71感染引起重症病例的比例较大。肠道病毒传染性强,易引起暴发或流行。
, 百拇医药
    2. 病原学。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为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的柯萨奇病毒(Coxasckie virus) A组16、4、5、7、9、10型,B组2、5、13型;埃可病毒(ECHO viruses)和EV71,其中以EV71及Cox Al6型最为常见。肠道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与传播,对乙醚、去氯胆酸盐等不敏感,75%酒精和5%来苏亦不能将其灭活,但对紫外线及干燥敏感。各种氧化剂(高锰酸钾、漂白粉等)、甲醛、碘酒都能灭活病毒。病毒在50 ℃可被迅速灭活,但1摩尔二价阳离子环境可提高病毒对热灭活的抵抗力,病毒在4 ℃可存活1年,在-20 ℃可长期保存,在外界环境中病毒可长期存活。

    3. 流行病学

    ⑴流行地域。流行地域:手足口病流行无明显的地区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冬季的发病较为少见。该病流行期间,可发生幼儿园和托儿所集体感染和家庭聚集发病现象。肠道病毒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在短时间内可造成较大范围的流行,疫情控制难度大。
, http://www.100md.com
    ⑵传染源和传播途径。人是肠道病毒唯一的的宿主,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肠道病毒主要经粪-口和/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黏膜疱疹液而感染。是否可经水或食物传播尚不明确。发病前数天,感染者咽部与粪便就可检出病毒,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病人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床上用品、内衣以及医疗器具等均可造成本病传播。

    ⑶易感性:人对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后均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持续时间尚不明确。病毒的各型间无交叉免疫。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但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4. 病例定义

    ⑴临床诊断病例。急性起病,发热,手掌或脚掌部出现斑丘疹和疱疹,臀部或膝盖也可出现皮疹。皮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的疱疹,疼痛明显。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重症病例:①有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同时伴有肌阵挛,或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肿等。②手足口病流行地区的婴幼儿虽无手足口病典型表现,但有发热伴肌阵挛,或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肿等。
, 百拇医药
    ⑵实验室诊断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即为实验室诊断病例:①病毒分离,自咽拭子或咽喉洗液、粪便或肛拭子、脑脊液或疱疹液,以及脑、肺、脾、淋巴结等组织标本中分离到肠道病毒;②血清学检验,病人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阳性,或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IgG抗体有4倍以上的升高;③核酸检验,自病人血清、脑脊液、咽拭子或咽喉洗液、粪便或肛拭子、脑脊液或疱疹液,以及脑、肺、脾、淋巴结等组织标本等标本中检测到病原核酸。

    5. 预防控制措施。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感染的关键。

    ⑴个人预防措施:①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②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后、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③婴幼儿使用奶瓶、奶嘴前后应充分清洗;④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⑤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 http://www.100md.com
    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⑵托幼机构及小学等集体单位的预防控制措施:①本病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②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③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是是清扫厕所)时,工作人员应戴手套,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④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⑤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⑥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对患儿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⑦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根据疫情控制需要,当地教育和卫生部门可决定采取托幼机构或小学放假措施。

    眼下是肠道病毒感染容易发生的季节,要积极做好环境、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家长要尽量少带婴幼儿去拥挤的场所;学校和幼儿园要加强卫生管理,做好晨间体检;如果发现孩子发热、出疹等不适症状者,要及时送当地县级以上综合医院就医。为了便于推广应用,特推荐特推荐简明扼要的15字防控措施: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 百拇医药(芮慧强)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小儿科 > 手足口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