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 2009年第9期
编号:11810960
独特的冬虫夏草文化
http://www.100md.com 2009年9月1日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09年第9期
     在我国青藏高原海拔4 000~5 200米的高寒草甸上,顽强地生长着一种奇特的物种——冬虫夏草,顾名思义,就是冬天为地下之虫,夏天为地上之草。数百年来,“虫草”不但被人们视为与人参和鹿茸相提并论的名贵滋补中药材,享有极高的声誉,而且还形成了独特的虫草文化。

    有民谚

    冬虫夏草性平、味甘,微苦,无论热证、寒证,无凉燥之虑,一年四季,男女老少,都可使用。单用有效,如果能见证配伍,应用得当,则有病可以防病治病,无病可以强体健身,益寿延年。因此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宁要虫草一把,不要金玉满堂。这充分说明了冬虫夏草对人体健康的意义。

    有古诗

    蒲松龄是清代伟大的文学家,他不仅以满腹才情书写了动人心弦的《聊斋志异》,他还精通医道,对中医中药颇有研究。蒲松龄在乡间做私塾先生时,就经常给百姓看病,他写过一首中药诗:“冬虫夏草名符实,变化生成一气通。一物竟能兼动植,世间物理信无穷。”冬虫夏草一药而兼有动物和植物的属性,使蒲松龄觉得非常神奇。

    有传说

    在我国西藏地区,关于冬虫夏草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山神唐西拉为了帮助善良的王子躲避杀身之祸,施魔法将他变成一只虫子藏入草丛之中,还让他长出了一根草尾巴。后来,王子看破红尘,不愿重返人世,宁愿用自己的身体造福人类。山神为帮助王子实现这个愿望,就在王子已经变成虫子的身体里注入了一种长生不老之药。这个美丽的传说为冬虫夏草增添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有故事

    武则天晚年体衰多病,咳嗽不止,稍感风寒便病情加重,尤其冬季,不敢轻易地走出寝宫。太医为治疗她的病,什么贵重的药品都用过,但仍不见好转。

    御膳房的康厨师记起家乡的老人常用冬虫夏草炖鸡滋补身体,便想给武则天做一道菜,试试冬虫夏草的作用。但鸡是发物,有可能引起老病复发,他惟恐对武则天的身体不利,于是用鸭子取而代之。谁知鸭子炖好后,武则天见汤里有黑乎乎的似虫非虫的东西,疑惑不解,认定是康厨师要加害于她,便吩咐左右将其打进了大牢。御膳房的李厨师与康厨师是同乡好友,非常同情康厨师的不幸遭遇。他就琢磨怎样用冬虫夏草炖鸭子,既让鸭子有营养又看不见那黑乎乎的东西。他想来想去,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扒开鸭子的嘴,把几棵冬虫夏草塞了进去,之后,将其放进锅里炖起来。这道菜就叫“虫草全鸭”。武则天食用后觉得鸭子做得很好吃,肉嫩,味鲜,此后每隔三两天便吃一次。一个月后,武则天的气色好转,不再咳嗽了,宫廷上下都为她的健康而高兴。当然,高兴之余,武则天没忘记吩咐手下把康厨师放出了大牢。

    有对联

    在古代,不少以中药名撰写的对联颇值玩味。明朝一家药店的店主有个小女儿,她聪慧俏丽,为择贤婿,店主特意以药名出一上联来为她征婚——玉叶金花一根蔓。青年李时珍正好路过此店,他略思片刻,便对出了下联——冬虫夏草九重皮。店主暗自高兴,随即又出一上联—— 白头翁牵牛耕熟地。李时珍很快又吟出下联——天仙子相思配红娘。店主问过李时珍的姓名、年龄、经历后,心里更加欢喜,立即答应李时珍与女儿订婚。

    有记载

    在公元710年出版的《月王药诊》中,首次记载了用冬虫夏草医治肺部疾病的史料。在公元780年出版的《藏本草》中记载,冬虫夏草具有“润肺、补肾”的功能。在1765年出版的《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夏草冬虫,功与人参同,能治诸虚百损。以其得阴阳之气全也。”清道光年间,齐学裘在《见闻续笔》中记述:“扶滇时复得异卉数百种,其奇形异色,真有思议不及者。有冬虫夏草,冬则虫蠕蠕而动,首尾皆具;夏则为草,作紫翠杂色。山中人取其半虫半草者鬻之,植物动物合为一气,何生物之奇也。”

    另外,早在1798年,李心衡在《金串琐记》中描述了采挖冬虫夏草的情景:“俗生虫草,初生,拙芽一缕如鼠尾,长数寸,无枝叶,杂生细草中,采药者需伏地寻择,因芽及根。虫形未变,头嘴倒置土中,短尾对生,背有曲纹,棱棱可辨,芽从尾苗,盖如僵蚕,非仅形似也。然剖之,已成草根。每岁惟四月及五月初可采,太早则蛰虫未变,太迟即变成草根,不可辨矣。”

    现代研究表明,冬虫夏草是虫和菌的复合体。在青藏高原,有一种满身花斑的彩蝶,每当寒冬到来时,它的幼虫潜藏在潮湿而温暖的土中过冬,当一种叫虫草菌的菌丝进入这种彩蝶的幼虫体内,幼虫就会死亡,体腔内的脏腑都会被菌丝消耗殆尽,只剩下一具外壳包裹着菌丝。春暖花开的时候,幼虫尸体的头部会长出一根圆棒状的东西,就成了草的模样。这就是冬虫夏草的形成。, 百拇医药(马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