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 2010年第3期
编号:11873964
漫谈中医的辨证(二)
http://www.100md.com 2010年3月1日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10年第3期
     (二)寒热辨证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纲。正确地辨别证候的寒、热属性,是决定用药为温热或寒凉的关键。《内经》说:“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即寒证用热药,热证用寒药,两者治法迥然不同。

    形成寒证和热证的原因,主要与体质和致病因素的不同有关。例如,阳邪(包括风、热、暑等)致病可导致肌体的阳气偏盛而阴液受伤;或者属于阴虚阳亢体质,而又感受阳邪的,均可表现为热证。《内经》说:“阳盛则热”,“阴虚生内热”,就是这个意思。反之,阴邪(包括寒、湿等)致病,容易导致肌体阴气偏盛而阳气受损;或者素常属于阳气虚衰的体质,而又感受阴邪的,均可表现为寒证。即《内经》所说的“阴盛则寒”,“阳虚生外寒”。

    判断证候的寒或热,不能孤立地以某一个症状为依据,必须将症、脉、舌等一系列症状体征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如发热的症状,不一定就是属于热证;反之,恶寒的症状也并非就是寒证。因为恶寒或发热只是疾病的现象,寒证或热证才是疾病的本质。

    1.寒证凡因感受寒邪(包括过食生冷)或久病阳虚(肌体功能病理性衰退)所引发的,具有冷或凉特点的证候称为寒证。前者为“阴(寒)盛”,属实寒证;后者为“阳虚”,属虚寒证。

    寒证的一般表现为:恶寒、畏寒、四肢冷,神疲踡卧,口不渴或喜热饮,痰、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溏薄,面色苍白,舌淡,苔白滑,脉紧或沉迟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3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