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 2015年第8期
编号:12714507
立秋与处暑
http://www.100md.com 2015年8月1日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15年第8期
     立秋

    今年8月8日为立秋节气。秋指作物快成熟之意。立秋是秋天的开始,秋高气爽,月明风清。此后,气温逐渐下降,我国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是说立秋过后,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中的热风;接着,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并且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立秋时节,但并不是秋天的气候已经到来了。划分气候季节要根据“候平均温度”,即当地连续5日的平均温度在22℃以下,才算真正秋天的时节。中国地域辽阔,虽各地气候有差别,但此时大部分仍是未进入秋天气候,况且每年大热三伏天的末伏还在立秋后第3日。故素有“秋老虎”之称。因此秋季养生,凡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锻炼皆以养收为原则。精神调养:要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同时还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

    衣

    立秋为初秋之季,暑热未尽,虽有凉风时至,但天气变化无常,即使在同一地区也会出-现“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特点。因而着衣不宜太多,否则会影响肌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易受凉感冒。我国民间流传着“春捂秋冻,不生杂病”之谚。因此,秋季穿衣也要顺应“阴津内蓄,阳气内收”的需要。“秋冻”非为“遇冷少穿衣”,当天气骤然变冷时,也应适当地增衣,以自己略感凉而不感寒为宜。“秋冻”的另一层含意是,晚秋可适当拖延增加衣服的时间,但要以自己能接受为限度。此期衣物、床单、被褥容易霉变,衣物洗涤后最好晾在阳光照射处,被褥也应置于通风日晒处的地方,防止发霉。
, 百拇医药
    食

    立秋当日,有全家围在一起吃西瓜的习俗,称“咬秋”。而农家的咬秋则豪放得多。他们在瓜棚里,在树荫下,三五成群,席地而坐,抱着大西瓜、香瓜啃,或者咬山芋、啃玉米,由此表达丰收的喜悦。《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可见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尽量少吃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酸味果蔬。秋时肺金当令,肺金太旺则克肝木,故《金匮要略》又有“秋不食肺”之说。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故饮1R)~以滋阴润肺为宜。《饮膳正要》说:“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更有主张入秋宜食生地粥,以滋阴润燥者。总之,秋季时节,可常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芡实、山药、蜂蜜、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还应多吃一些豆类食物和新鲜汁多的蔬菜,如黄瓜、冬瓜、西红柿、芹菜等。水果应食用养阴生津之品,如枇杷、菠萝、葡萄、西瓜、梨、香蕉。另外需要提醒的是,立秋之后生食大量瓜类、水果容易引发胃、肠道疾患。因此,脾胃虚寒者注意不宜食用过多。饮食养生总原则:清淡为主、少辛多酸、少食多餐。
, http://www.100md.com
    住

    立秋时节,天高气爽,是一年中气温由升温向降温的转折期,此后湿气逐渐减弱,但是暑气未消。长时间蜗居一室者,应加强精神调养,应收敛神气。心平气和,忌忧郁恼怒,以适应秋季清肃的气候特征。起居调养宜早卧早起,是因为“早卧”可调养人体中的阳气,“早起”则可使肺气得以舒展.防止收敛太多。秋时适当早起,还可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对于预防脑血栓等缺血性疾病的发病有一定意义。一般立秋过后以晚10点入睡,早晨6点起床为宜。既顺应阳气的收敛,又能舒展肺气。老年人早起前,在床上放松四肢,闭目养神少顷再起床,避免卧睡贪冷。此外,立秋过后可逐渐增大运动量,但不适宜高强度的运动,应避免过度出汗。立秋后若室内开启空调,开启时间不易过长,夜里最好不开或只开除湿。这样,既可降温祛暑,又可预防空调病。患有慢性病(如哮喘、慢性支气管及胃肠功能较弱)的人,如能适应高温,应免开空调,还是以自然气温为善。喜欢洗澡的人无妨选洗冷水浴。秋季自然水温20℃之间。冷水浴可以加强神经的兴奋功能,使得洗浴后精神爽快,头脑清晰,而且可以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洗冷水浴对慢性胃炎、胃下垂、便秘等病症的康复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 http://www.100md.com
    行

    秋季是开展运动锻炼的最佳时机,适宜走出房门,多做户外运动,适当多些日晒。不妨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不同的锻炼项目,如做健身操、打拳、踢毽及各种球类运动,周末还可尝试登山、慢跑或骑行远足活动。爬山,能加强心、肺功能,使人的体温调节机制不断地处于紧张状态,从而提高人体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跑步,能增强血液循环,改善心肺功能和脑的血液供应以及脑细胞的氧供应,减轻脑动脉硬化,使大脑能正常地工作。跑步还能有效地刺激代谢,增加能量消耗,有助于减肥瘦身。骑行远足(如骑马、骑自行车),能产生一种激素,令人感觉自由畅快,使身心愉悦,振奋精神,改善心肺功能,还可减肥瘦体。

    处暑

    今年8月23日为处暑节气。处是“让”或终止意思,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暑气渐去,凉意渐生。古代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是说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黍、稷、稻、粱等禾类农作物成熟,处暑时节民间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中冗节”处暑节气中的养生要旨同立秋大同小异,基于此时昼夜温差大,气候干燥,人常感到咽干唇燥、皮肤干燥、干咳无痰,即为“秋燥”的症状。气燥伤肺,注重滋阴润肺,应多喝水,能预防秋燥对人体的伤害。也可经常按压涌泉穴,涌泉穴位在体内主水,顾名思义,按压此穴能使水分送到人体各个部位,可以有效地避免秋燥=
, 百拇医药
    衣

    处暑穿衣,也要顺应“阴津内蓄,阳气内收”的需要,依然适当“秋冻”,以激发人体防御机能,为应对秋冬季寒冷做足准备。民间有“二八月乱穿衣”说法,说初秋气温不稳定,要随温度变化酌情增减衣服,不宜添得过多,一般着装以感到凉爽,不觉寒冷为准。由于脐部是人体最易受凉的部位,着凉会影响脾胃功能,出现食欲减退、腹痛腹泻等,因此“秋冻”同时要注意脐部保暖,女子不穿或少穿露脐的靓装。夏日喜欢露玉足的女郎,应当陆续把袜子穿上,勿让脚部受凉。

    食

    处暑时节的饮食主要以清热化湿、健脾化湿、润肺滋阴等为主。“少辛多酸”,酸味能收敛肺气,护养肝气,滋肺阴润燥,少吃辛辣。应用淡补,既可以避免肺旺伤肝,又可以避免伤脾,同时满足了处暑季节的“暑邪”和“燥邪”。常食健脾益气的粗粮、豆类、菌类、山药、红枣等。多喝开水、淡茶、果汁饮料、牛奶等,并要做到量少而频饮;其次要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秋燥最容易伤人的津液,多数蔬菜、水果含有大量的水分,能补充人体的津液,有生津润燥、消热通便之功效。另外,还可多吃些蜂蜜、百合、莲藕等清补之品,以顺应肺脏的清肃之性。少吃辛辣煎炸等热性食物,如韭菜、大蒜、葱、姜、八角、茴香等辛辣的食物和调味品,应及时补充水分。晚上喝一杯蜂蜜水,或吃一个梨子,有助于缓解干燥。
, http://www.100md.com
    住

    处暑气温下降明显,昼夜温差加大,容易引发呼吸道、肠胃炎,感冒等疾病,故有“多事之秋”之说。干燥的气候为一些细菌、病菌的繁殖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应保持居室卫生,预防呼吸道疾病。只要室温不高,不宜开启空调。可开窗使空气流动,让秋杀之气荡涤暑期热潮留在房内的湿浊之气。居室内可养些花草,如盆栽柑橘、吊兰、文竹、仙人掌等绿色植物,以调节室内空气,增加含氧量。喜欢观赏影视节目者,不可长时间连续瞧着屏幕,期间应稍息片刻,以保护眼睛,减少电磁波对人体的辐射。每天要保证充足睡眠,晚上10点前即入睡。睡前应关好门窗,腹部盖薄被,防止秋风流通使脾胃受凉患病。有条件者,也可午睡1小时,可缓解下午的疲劳。

    行

    处暑之后,秋高气爽,适合户外运动,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最佳时节。民间素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其间含有“出游迎秋”之意。此期可根据个人的体质,做一些登山、慢跑、郊游、骑行等户外运动。注意尽量选择运动量较小的活动,不要因剧烈运动大量出汗,避免伤及阳气和损伤筋骨。外出在日光下注意防晒及紫外线的辐射,可戴草帽和手套。处暑节气,正值“小秋收”时期,城乡各行业非农业人员,从锻炼身体的立意出发,也可有组织地走向农稼原野,融入大自然,与农家一起开展“小秋收”活动,如组织成功,不仅能助农家获益,同时也可取得知识、健康、趣味、阅历四“丰收”。, 百拇医药(赵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