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妇女.医学前沿》 > 20142
编号:13700456
耳鼻咽喉科学理论探析及临床研究(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2月1日 《现代妇女·医药前沿》 20142
     【关键词】 耳鼻咽喉;理论探析;内经;临床

    【中图分类号】R2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2-037-3

    1 引言

    耳鼻咽喉科学是医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涵盖耳鼻咽喉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疾病、生理、病例以及诊断和治疗的临床学科,该学科的理论和临床实践研究具有悠久的历史。文章从古代医学和现代医学两个角度对耳鼻咽喉科学理论探析及临床研究进行讨论。古代医学方面,重点讨论了《心经》中耳鼻咽喉解剖、脏腑联系、生理和病理等的研究;现代医学方面,从耳鼻咽喉科学理论、耳鼻咽喉临床实践和两者综合研究三个方面,对国内近几年的文献进行综述。

    耳鼻咽喉科学理论探析及临床等方面的相关一般从古代医学和现代医学两个角度去参考,从现代医学来说,主要以临床研究为主;从古代医学来说,以科学理论探析为主。下面本文从这两个角度具体讨论耳鼻咽喉科学理论探析及临床研究现状。

    2 古代医学综述

    由于古代医学的分科并不十分严谨,当今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科体系的文献多散见于耳目口齿科或喉科专著中,如《口齿类要》、《喉科指掌》、《重楼玉钥》、《尤氏喉科秘书》、《喉科紫珍集》等。但是,此类专著毕竟太少了,更多的古文献资料则散见于各时代的代表性综合类典籍中,如《内经》、《伤寒杂病论》、《诸病源候论》、《证治准绳》、《医宗金鉴》、《景岳全书》等,或外科类专著中,如《外科精义》、《外科理例》、《疮疡经验全书》、《疡医大全》、《外科正宗》、《疡科心得集》、《疡科选粹》、《外科证治全书》、《外科证治全生集》、《外科真诠》、《外科精要》等,以及医学杂著类(包括医案)等。

    其中《内经》是较早对耳鼻咽喉科学进行深入研究的书籍,书中阐释了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的基本解剖概念、论述了耳鼻咽喉生理功能及与脏腑的生理和病理联系、耳鼻咽喉与经脉经筋的关系、《内经》理论对耳鼻咽喉疾病治疗、预防的指导作用,同时在书中针对耳鼻咽喉疾病临床治疗的具体案例进行了具体的分析。首先,《内经》对耳鼻咽喉科学中的解剖理论有较明确的阐述,包括解剖名称、形态和位置,如在《肠胃》章节中这样描述“唇至齿长九分,口广二寸半,齿以后至会厌,深三寸半,大容五合;舌重十两,长七寸,广二寸半;咽门重十两,广一寸半,至胃长一尺六寸。”从现代医学来看,这些描述都是基于直观的解剖观察基础进行的病例描述,还包含了形态学的观察。《内经》中提到的许多耳鼻咽喉解剖名词,舌、会厌、喉咙等都一直沿用到现在。其次,书中从整体出发,认为人体的耳鼻咽喉这些器官都不是孤立的个体,人体的所有器官都存在相互联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耳鼻咽喉科学的基本理论之一:官窍脏腑理论,该理论认为耳鼻咽喉和脏腑器官存在相互依赖的关系,脏腑病理对耳鼻咽喉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影响。如在《灵脉》章节中描述“肾足少阴之脉……其直者,从肾上贯肝隔,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其意思是肾脏的阴精阳气通过人体的经络,通过鼻窍、咽喉等得以发挥生理功能。第三,在病理方面,耳鼻咽喉和脏腑器官的联系也较为密切,《灵枢-决气篇》“精脱者耳聋;液脱者……脑髓消,胫酸,耳数鸣”,讲的是耳和肾之间的关系,认为肾器官的病变能导致耳功能的损害,肾虚症患者通常伴随听力减退,平均听阈明显升高的症状。最后,在具体的临床研究方面,《内经》提出了补肾填精法治疗耳鸣和耳聋、活血化癖法治疗暴聋、疏风宣肺治疗耳胀、健脾益气法治疗耳鼻咽喉疾病、平肝泻火法治疗耳鸣、补益肺气法治疗鼻窒、补益肺气法治疗鼻窒和舒肝解郁法治疗失音八种耳鼻咽喉疾病临床治疗方式。总之,作为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理论的奠基之作,《内经》初步形成了耳鼻咽喉科学的的疾病、生理、病理等理论,为六经辨证也奠定了基础 。

    除了《内经》对耳鼻咽喉科学理论的贡献,我国传统古代医学对耳鼻咽喉疾病的研究历史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孔维佳主编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一书中指出,早在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就已经有了疾耳、疾鼻的记载,《黄帝内经》、孙思邈的《千金要方》、王焘的《外台秘要》、王怀隐的《太平圣惠方》、许叔微的《普济本事方》等许多医学著作中都有耳鼻咽喉解剖、生理、疾病和临床等的详细描述。在唐代的医学院校中,也把耳目科作为当时的医学分科,并进行相关的教学。

    国外古代医学对耳鼻咽喉科学的发展也有较多的涉及,早在公元前2500年的古埃及就有人对颞骨外伤及其对听觉的影响进行描述。18世纪左右的欧洲,耳科已经作为独立的医学科目出现,此后鼻科学、喉科学也相继出现。其中18世纪中期匈牙利出版的《鼻和鼻窦解剖学》是最早对鼻科学的奠基,随后著名科学家达尔文的《人类起源和性选择》对鼻和鼻窦等组织的解剖、生理和病理都有较深的阐述。

    总之,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理论的研究萌芽于殷商,形成于汉唐,发展于宋元,成熟于明清。该时期对于耳鼻咽喉科疾病的治疗手段、方式多种多样,实用有效,对于现代耳鼻咽喉临床具有重要的参考和指导意义。

    3 现代医学综述

    现代医学对耳鼻咽喉儿科学理论探析和临床研究多从发表的期刊、著作、会议论文,以及硕博论文进行总结,主要分耳鼻咽喉科学理论、耳鼻咽喉临床实践和两者综合研究这三种研究。

    在耳鼻咽喉科学理论方面,包括耳鼻咽喉科学课程体系研究,如孔维佳等发表的高等医学院校耳鼻咽喉科学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改革与“通才型”医学人才培养,文中探讨了高等医学院校在进行耳鼻咽喉教学时,要以培养宽口径的通才型医学人才为主,以此为指导原则在三届五年制及二届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耳鼻喉科学临床教学中实施,实践证明,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提高了医学生学习兴趣,临床实践能力显著增强;研究小组在此基础上2008年提出了成熟的耳鼻咽喉科学PBL4阶段渐进教学体系,通过观摩、模拟、实习和实践PBL实现学科理论教学与临床实习的有机整合,提高了教学效果。耳鼻咽喉科学发展现状研究,如有学者进行了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发展现状及展望研究,综述了5年来国内外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发展现状,采用情报调研法,收集并归纳国内、军队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在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临床检查、诊断及治疗方法等方面取得的新进展,为军队耳鼻咽喉外科的发展和研究提供参考;有学者曾对耳鼻咽喉学科十年建设进行研究,具体对首都医科大学耳鼻咽喉学科建设和重点实验室取得的成果进行综述;还有学者曾对小儿鼻咽喉科学的历史和进展进行研究,对小儿耳鼻咽喉科学的历史和发展脉络进行梳理。耳鼻咽喉科学相关领域及其微领域的研究,如某学者在耳鼻咽喉科领域的软骨组织工程一文中综述了软骨组织工程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有学者曾对细菌生物膜及其与耳鼻咽喉科相关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还有学者曾进行胃食管反流病与耳鼻咽喉科疾病关系综述研究等。, 百拇医药(黄代松)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