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内分泌科 > 代谢综合征
编号:11072585
代谢综合征新认识
http://www.100md.com 2006年3月1日 《中国社区医师》 2006年第5期
     作者简介

    杨金奎,首都医科大学内分泌与代谢病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北京同仁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北京市糖尿病防治办公室主任,北京市糖尿病综合会诊中心主任,北京糖尿病防治协会理事,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美国糖尿病学会专业会员。担任多家医学杂志的编委。

    代谢综合征是高血压、血糖异常、血脂紊乱和肥胖症等多种疾病在人体内集结的一种病态,可导致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及其并发症,甚至有人将代谢综合征看作一种独立的疾病来诊断和治疗。糖耐量减低、糖尿病、肥胖、脂代谢紊乱及高血压等分别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常同时出现在同一个体中,使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大为增加。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并不了解这些成分为什么先后或同时出现在同一个体或同一家族中,因此称其为X综合征。1988年Reaven首先提出代谢综合征,认为胰岛素抵抗为其发病基础。鉴于此综合征与多种代谢相关疾病关系密切,1997年Zimmet等主张将其命名为代谢综合征。
, 百拇医药
    胰岛素抵抗是指机体对胰岛素作用的反应下降。这种胰岛素抵抗主要发生于外周组织,当胰岛素抵抗患者的胰腺B细胞不能产生足够多的胰岛素以克服这种抵抗时,就会发生慢性高血糖和2型糖尿病。如果胰岛素抵抗不通过积极的生活方式,如增加体力活动、降低体重和改变饮食模式,来治疗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也可能发生。

    代谢综合征特征性地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与三种脂质异常相关:①甘油三酯(TG)升高;②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颗粒数量增加;③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

    流行病学

    美国第三次国家健康和营养调查的结果显示,美国成人中的25%即共有4700万人存在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子。患病率随年龄而增加,由20~29岁的6.7%增加至60~69岁的43.5%。由于该研究所用数据来源于1988~1994年,因此现在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可能会更高,特别是过去12年中肥胖和糖尿病发病率明显升高。成年人肥胖由1991年的12%增加至2001年的20.9%,增长率为74%;糖尿病患病率在同一时期内增长61%,由1990年的4.9%增加至7.9%。 根据WHO的一项研究,代谢综合征存在于约10%的糖耐量正常患者,50%的空腹血糖受损或糖耐量异常患者,以及80%的2型糖尿病患者之中。
, 百拇医药
    国内报道按WHO标准得到的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为11.6%~22%。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发生的重要环节是脂肪细胞功能异常和炎症反应的激活。近年的研究使人们逐渐认识到脂肪组织不仅是能量储存场所,而且是体内最大的内分泌器官。脂肪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如瘦素、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а(TNF-а)、白细胞介素-6(IL-6)等调节机体能量摄入、分配和转运,在血脂紊乱、胰岛素抵抗、肥胖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肥胖者脂肪组织分泌功能异常。在代谢综合征患者中,可观察到脂联素水平的降低、TNF-α 和IL-6的升高。肥胖者和/或血脂异常者伴有炎性因子(如TNF-α、IL-6和CRP等)水平的升高,这些炎性因子可直接干扰胰岛素的信号通路,引起胰岛素抵抗和代谢综合征的各种表现,高脂和/或高糖饮食可迅速诱导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产生过多的过氧化物,进一步全面激活炎症反应。炎症反应的激活是造成内皮细胞损伤及进一步的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前奏”。
, 百拇医药
    胰岛素抵抗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子 研究发现,在代谢综合征中占有核心地位的是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存在于代谢综合征的各成分中。2型糖尿病患者中92%以上都存在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不仅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病因,也是导致脂质代谢异常、高血压、冠心病等发生的重要危险因子。

    胰岛素抵抗除可通过增加传统危险因素(如高血压、血脂紊乱、糖尿病、肥胖等)和非传统危险因素(如PAI-1增高、微量蛋白尿等)而引起心血管病变外,其本身也是心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胰岛素抵抗与高血压一份流行病学调查报告表明,在高血压患者中,胰岛素抵抗发生率为58.0%。当高血压患者同时合并有糖耐量减低(IGT)或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时,其胰岛素抵抗发生率高达95.2%。高血压发生胰岛素抵抗的几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

    目前认为 ,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引起血压增高的机制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①增加肾脏对钠的重吸收,使血容量增强;②使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加,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多;③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促进动脉粥样硬化;④抑制体内前列腺素的合成,使血管对加压素的反应增加;⑤使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的游离钙增加,血管收缩;⑥激活内皮细胞中的蛋白激酶C,增加内皮细胞合成内皮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等缩血管物质。
, http://www.100md.com
    胰岛素抵抗与脂质代谢异常 胰岛素抵抗是导致脂代谢紊乱的中心环节。胰岛素抵抗引起的脂质代谢异常包括:高TG血症、高的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和低的HDL-C血症。其主要机制是:①胰岛素抵抗时,胰岛素抑制游离脂肪酸(FFA)生成作用下降,使血中FFA增多,进入肝脏的FFA也增多,使肝脏合成及释放VLDL-C、TG均增多;②胰岛素抵抗时,脂蛋白酯酶活性下降,使VLDL-C、TG清除率下降;③HDL水平下降可能主要与载脂蛋白A-I向VLDL-C的转移以及HDL-C与VLDL-C的交换有关。

    胰岛素抵抗与动脉粥样硬化 胰岛素抵抗导致动脉硬化进展的机制非常复杂,有多种危险因子参与,可能的机制:①胰岛素抵抗造成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紊乱,使血管弹性降低——丧失胰岛素介导的扩血管作用(FFA升高也会损害扩血管作用);细胞粘附增加;PAI-1增加,纤溶活性下降,促进血栓形成。②胰岛素抵抗使钙慢通道开放,细胞内钙增加,小动脉对缩血管物质的反应性增强。③血管通透性增加,发生微量白蛋白尿,诱导动脉壁平滑肌细胞增生和变性。④胰岛素抵抗引起的脂代谢紊乱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 百拇医药
    代谢综合征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

    由于代谢综合征与继发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识别和治疗代谢综合征非常重要。WHO的一项研究发现,代谢综合征使冠心病危险增加3倍,卒中危险增加4倍。芬兰的一项研究表明,在有代谢综合征的中年男性中,心血管疾病及所有原因的死亡率都增加,尽管在他们身上起初没有心血管疾病、癌症或糖尿病。

    代谢综合征的所有组成成分,共同增加冠状动脉、颈动脉、大脑和外周血管疾病的危险。胰岛素抵抗以及随之发生的高胰岛素血症促进内皮功能紊乱,从而促进斑块形成和动脉粥样硬化。胰岛素抵抗也可通过减慢脂肪和致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从血中清除的速率来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因此,代谢综合征患者和那些有胰岛素抵抗的患者进食脂肪餐后,血脂、VLDL-C和其他相应代谢产物长时期保持高水平,进而增加冠心病的危险。

    肥胖造成了有利于致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子累积的生理环境。一项尸检研究证实,死于意外、谋杀、自杀的年轻人(15~34岁),其体重指数(BMI)升高及腹型肥胖,与右冠状动脉脂质条纹的出现以及粥样硬化病变增加有显著关联。此外,肥胖与左前降支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成正相关。相似地,芬兰的一项研究证实,腹型肥胖(按腰臀比增加计算)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子,在中年男性中导致冠状动脉事件危险增加3倍。并且,当肥胖和吸烟并存时,冠心病事件的危险增加大于5倍。
, http://www.100md.com
    与具有较大LDL颗粒的对照组人群相比,具有小而密的LDL颗粒的男性更有可能具备代谢综合征的其他特征,包括较高的BMI、血压、心率、TG和血浆胰岛素以及低HDL-C。在魁北克心血管研究中,起初无冠心病的男性患者在5年内缺血性心脏病的危险增加35%,小而密的LDL颗粒在其中起重要作用。

    代谢综合征的争议

    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和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EASD)不久前分别发表声明,均对代谢综合征目前的定义,以及其是否确实是一个“综合征”提出了质疑。

    声明指出,诊断代谢综合征将会误导患者认为他们又患上了一种特殊的疾病。但是事实上,代谢综合征只是人们所熟知的各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如肥胖、高血压、高血糖和血脂紊乱等。声明特别强调的是,目前代谢综合征缺乏明确的定义,临床应用混乱,因此需要更进一步研究,以帮助公众和医生理解代谢综合征,采取最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因此,在没有达成关于代谢综合征的共识之前,不应该对患者进行代谢综合征的诊断,也不要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疾病进行治疗。
, http://www.100md.com
    代谢综合征的表述或定义在某些方面还不明确。因此导致很多人无法进行充分的正规治疗,也不能有效地达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并降低其死亡率的目的。

    代谢综合征的病因目前还不清楚,究竟哪几种组合的危险性更高,还需要更多的证据供比较和研究。可以说现在还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标准来准确表述代谢综合征。

    应该同等地给予重视,而不应只是过分关注代谢综合征。如对于糖尿病或已知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过分关注代谢综合征有可能会妨碍其恰当的治疗。由于导致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不尽相同,因此更应该针对不同的发病因素进行治疗。何况现在还没有专门用于治疗代谢综合征的药物,而且将来也很难有能够将代谢综合征“一网打尽”的药物问世。, http://www.100md.com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内分泌科 > 代谢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