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社区医师》 > 2006年第14期
编号:11159291
浅谈心理防御机制理论
http://www.100md.com 2006年7月15日 毕金仪
第1页

    参见附件(268KB,2页)。

    心理防御机制是最初由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提出,后经他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进行了系统研究后逐渐成熟的理论。

    心理防御的概念

    所谓心理防御机制是自我用来与本我和超我压力对抗的手段。当自我受到本我和超我的威胁而引起强烈的焦虑和罪恶感时,焦虑将无意识地激活一系列的防御机制,以某种歪曲现实的方式来保护自我,以缓和或消除不安和痛苦。安娜·弗洛伊德在她的著作《自我和防御机制》中强调;“每一个人,无论是正常人还是神经症患者,其行为或言语都在不同程度上使用防御机制中的一个或几个特征性的成份。”如此说来,防御机制的启动是每个人可能都会碰到的情形,适度的使用可以缓解压力和焦虑,促进对应激源的适应;然而过度的使用,以致对任何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不愉快情感都做出刻板的、不加选择的、公式化的防御反应,便是病态了。

    分类

    心理防御机制有很多,但无论如何分类,心理防御机制都具有以下特征,①防御机制不是蓄意使用的,它们是无意识的或至少是部分无意识的。②防御机制是藉支持自尊或通过自我美化(价值提高)而保护自己免受伤害。③防御机制有自我欺骗的性质,即通过掩饰或伪装我们真正的动机,或否认可能引起我们焦虑的冲动、动作或记忆的存在而起作用。因此,它是藉歪曲知觉、记忆、动作、动机及思维,或完全阻断某一心理过程而使自己免于焦虑。实际上,它也是一种心理上的自我保护法。④防御机制本身不是病理的,相反,它们在维持正常心理健康状态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但需要适度使用。⑤防御机制可以单一地表达,也可以重叠地表达。

    以下按照心理防御机制的成熟度进行分类,简单介绍给大家,供参考。

    否认 否认,是指对某种痛苦的现实无意识地加以否定。由于不承认似乎就不会痛苦,鸵鸟把它的头埋在沙子里,以暗示自己危险并不存在。例如,自己心爱的人已死亡,但是仍相信或认定他(她)还活着或即将回来,甚至还为他(她)做些什么;癌症病人否认自己患了严重的疾病,尽管他本人可能就是一位通晓该疾病的知名度很高的医生。这样的过程可使一个人逐渐地接受现实而不致于一下子承受不了痛苦。这的确是一种保护性质的、正常的防御。只有在干扰了正常行为时才能算是病态的。

    压抑 压抑,是指把意识所不能接受的观念、情感或冲动抑制到无意识中去。但这些被压抑的意识可通过其他心理机制的作用以伪装的形式出现,例如口误、笔误,或者不能承认从某一感官获得的信息。

    压抑所造成的“遗忘”是很特别的,往往有高度象征性的行为可以提示这种压抑并不是真正的遗忘。压抑与压制的区别在于,前者能有效地无意识地抑制冲动甚至达到放弃目标的地步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68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