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消化内科 > 胃疾病 > 胃病综合 > 更多2
编号:11504848
周仲瑛胃病治验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0月15日 《中国社区医师》 2007年第20期
     胃痞以胃脘部位自觉满闷阻塞为其主症。“痞”意有二:一指病理上的胃气不通,一指满闷阻塞的症状。纵观当今医学内科教材,多详于胃痛而略于谈痞,或痛痞混论。然证之临床,现今所称之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下垂、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神经官能症等消化系统疾病,既可表现以胃痛为主症,亦有痛痞并见,或痞而不痛者,以痛概痞难免失之浮泛。痛为气滞不通,证多属实;痞为气机窒塞,病多虚实夹杂。一般而言,痞演为痛则病进,痛转为痞则病减。明确两者的联系和区别,还将有助深化认识,提高辨治水平。

    胃痞发病机理多因外邪入里、情志内伤、劳倦过度,而致寒、热、食、湿、痰、瘀内蕴,脾之升运不健,胃之纳降失司,清浊升降失常,胃气郁滞,窒塞不通而为痞。病机病证虽有虚实之分,气滞、热郁、湿阻、寒凝、中虚多端,或夹痰、夹食,但其基本病机总属胃气壅滞为病。

    辨证虽有常规可循,但又每多虚实相兼,寒热错杂。既可因虚致实,亦可因实致虚;或见寒郁化热,热久转寒;甚至寒热虚实杂呈,多证并见,表现为“气滞湿阻”、“湿阻热郁”、“寒热夹杂”、“气滞火郁”、“热郁阴伤”、“中虚气滞”等症候。

    治疗总以理气通降为原则。虚者重在补胃气,或兼滋胃阴,补之使通;实痞则应辨证采用温中、清热、祛湿、化痰、消食等法,泻之使通。临证则当针对虚实夹杂、寒热互结情况,通补兼施、温清并用,或温清消补合法。根据虚实、寒热的主次及其变化,随机调配药味和用量以助提高疗效。

    寒热并用,温清互济

    脾寒胃热,心下痞胀有阻塞感,纳呆,脘中有灼热感,局部畏冷喜温,口干,热饮为舒,或呕吐黄浊苦水,肠鸣,便溏,舌苔白罩黄,舌质淡、边尖露红,脉弦。治以清热散寒,和胃消痞,温脾阳而泻胃热,寒热并用。方选半夏泻心汤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69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