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社区医师》 > 2007年第22期
编号:11518617
呼吸心跳骤停46例急诊抢救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1月15日 《中国社区医师》 2007年第22期
     本院自2005年1月~2007年4月共抢救呼吸心跳骤停46例,旨在对呼吸心跳骤停的救治提供经验。

    资料与方法

    本组46例患者,其中男31例,女15例,年龄1~84岁,<10岁4例,>45岁25例,各种创伤导致呼吸骤停者18例,其中车祸9例,高处坠落伤2例:合并颅脑损伤者12例。冠心病11例。窒息7例,其中溺水4例,自缢2例,食物窒息1例。一氧化碳中毒2例,酒精中毒2例,电击伤1例,有机磷中毒(自服)1例;其他4例。发病至接受抢救时间:3分钟~7小时30分钟,抢救时间:30分钟~4小时40分钟。由家属护送来院后实施抢救者24例:医务人员到现场实施抢救23例,其中1例因呼吸心跳停止时间过长家属放弃抢救。

    诊断 现场判断有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停止。在抢救室除以上征象外,心音、呼吸音消失,瞳孔散大固定,心电监护无电活动。

, 百拇医药     治疗方法 根据《2005年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国际指南》进行,所有患者及时行通畅气道、胸外按压、气囊/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监护、电除颤、静脉应用复苏药物等,抢救持续均在30分钟以上。

    结果 46例患者复苏成功12例(24.4%),死亡32例(67.3%),放弃抢救3例。车祸9例中,复苏成功4例。冠心病11例,复苏成功3例。溺水4例,复苏成功1例。自缢2例,均复苏成功。脑复苏2例。

    讨论

    目前交通事故、意外伤害、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不断上升,各种外伤导致死亡升至第一位,循环系统居第二位。在发展、发达国家显得尤为突出,如何降低发病率、病死率,提高抢救的成功率,提高生活质量,是医学和社会性问题。在呼吸心跳骤停患者抢救中以下几个方面显得尤为重要。

    时效性研究表明,4分钟内可使50%的患者复苏成功,超过10分钟成功率几乎为零,可见时间对心肺复苏的重要性。12例成功患者中,发病至开始复苏最短约2分钟,最长约10分钟,其中2例2~5分钟内开始有效的CPR,使脑功能完全恢复,预后良好。如何才能缩短院前接受心肺复苏时间,第一目击者很关键,强化现场急救,交警、120和医院共同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加强区域性急救网络建设,建立快速转运绿色通道,加强急救创伤的建设,早期实行救命性手术,提高综合抢救能力必将提高成功率。多发伤救治重点务必放在对生命体征的维持上,抓住伤后“黄金1小时”,采取有效的止血措施,能大大增加挽救患者生命的机会。
, 百拇医药
    年龄是影响创伤预后的重要独立因素,解剖严重程度上相同的创伤,对老年人的打击影响要明显大于中青年患者。年龄小的患者,器官功能好,储备能力大,复苏成功率相对高,预后较好;而年龄越大的患者器官功能越差,特别是合并多系统功能不全者,很难复苏。

    医务人员在最短时间内对病情作出准确判断,并实行CPR、心脏除颤、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洗胃、止血、升压、生命监测等有效的抢救措施,保证抢救顺利进行,是提高复苏成功率的基础。

    措施得当 在徒手复苏时应重视胸外按压的质量,即按压时可触及颈动脉搏动,正确有效的按压是正常心搏出量的30%,如不能正确的胸外按压,便不能满足机体最基本的需要,甚至出现肋骨骨折、血气胸、肝脾破裂等并发症,从而加重损伤,增加抢救难度。在药物应用方面如利多卡因一直被认为是心肺复苏的一线药物,理论上可提高室颤阈值,预期能降低死亡率,但临床实验结果恰恰相反,利多卡因组死亡率增加:碳酸氢钠早期应用对心肺复苏也引起不利的反应,应在有效的机械通气及胸外按压10分钟后,pH值低于7.2及心跳骤停前已有代谢性酸中毒或严重高钾血症者使用。另外还应注意高渗液的使用,心肺复苏后各种原因使机体内环境呈高渗状态,此时使用渗透性利尿剂,如20%甘露醇液,是一种雪上加霜,易再发生心跳骤停。, http://www.100md.com(李 烽 赵国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