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社区医师》 > 2008年第9期
编号:11626029
垂体肉牙肿误诊为垂体瘤1例
http://www.100md.com 2008年5月1日 《中国社区医师》 2008年第9期
     资料与方法

    患者,女,45岁。多饮、多尿,伴头痛、头晕4个月。4个月前出现头晕伴轻度头痛,呈阵发性,以双颞部为主,可以忍受。同时表现烦渴、多尿,偶尔出现视物模糊,无恶心、呕吐。在当地卫生院行CT检查显示鞍内占位性病变。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无发热,睡眠差,体重无明显变化。既往健康。月经较前欠规律。父母体健,家族中无遗传病及类似病史。查体:体温36.8℃,脉搏9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05/7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自动体位,查体合作。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皮下无出血点及瘀斑。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胸廓对称无畸形,两侧呼吸度、语颤均等,双肺部叩诊呈清音,肺肝浊音界于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双肺呼吸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部未触及震颤,心界无扩大,心率90次/min,心律齐,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平坦,未见肠型及蠕动波,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腹部叩诊呈鼓音,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肛门及外生殖器未见异常。脊柱四肢无畸形,各椎体无叩痛。双下肢无浮肿。神经系统检查无明显异常。辅助检查:①常规检查:血、尿、粪常规检查无异常,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动度正常范围。②x线:蝶鞍断层片显示蝶鞍大小正常。CT显示鞍内肿物,略低密度,信号均匀。鞍膈稍有膨隆。MRI显示鞍内稍长T1、稍长T2均匀一致的异常信号,未见正常垂体组织影,垂体柄异常增粗,无偏斜。注射对比剂后,肿物、垂体柄鞍底及鞍旁硬膜甚至蝶窦黏膜明显增强。入院初步诊断为垂体腺瘤,完善术前检查及三级检诊,决定行手术探察。术中见肿物,呈灰白色,质地稍韧,血供不丰富,分块切除大部分,未见正常垂体组织。鞍内以明胶海绵填塞彻底止血,将鼻中隔软骨部复位后,左右鼻孔内各填塞膨胀海绵1根,敷以无菌敷料。手术顺利,术中出血不多。肿瘤组织送病理科。术后常规预防感染,止血及对症治疗。
, http://www.100md.com
    结果

    头痛、头晕及视物模糊等表现消失,多饮多尿无改善。生命体征平稳,一般查体显示胸腹部及四肢未发现阳性体征。神经系统检查同术前。术后病理诊断:垂体肉芽肿。

    讨论

    垂体腺瘤是鞍区最常见肿瘤,若肿瘤压迫、侵犯周围组织结构,可引起头痛、视力下降、偏盲或失明及眼外肌麻痹等Ⅲ。而垂体肉芽肿较少见,临床表现以多饮、多尿为主,即垂体后叶受损症状为主,部分病人有垂体功能低下及占位效应表现。如肿物较大,可累及视神经影响视力。二者易于混淆,难以区分。有时需手术探查明确。

    根据致病物质有无抗原性,垂体肉芽肿可分为免疫性和非免疫性两类:而就其病原而论又分为感染性、非感染性、原因不明性等。蝶鞍断层CT片对诊断十分重要。垂体腺瘤大多有蝶鞍扩大,鞍底骨质吸收或破坏,后床突鞍背变薄、直立或破坏。肿瘤生长不对称时,出现双鞍底。垂体腺瘤在cT扫描中多呈等密度或略高密度影,部分肿瘤内有低密度区,提示有坏死、囊变或陈旧性出血。注射对比剂后多有强化。MRI中T1、T1和质子加权像上均呈等信号,变化明显增强。垂体柄一般不增粗,周边硬膜很少增强。而垂体肉芽肿蝶鞍断层片显示蝶鞍正常大小。头颅CT显示鞍内肿物,略低密度,信号均匀。蝶鞍稍有膨隆。MRI显示鞍内稍长T1、稍长T2均匀一致的异常信号,未见正常垂体组织影。垂体柄异常增粗,无偏斜,注射对比剂后肿物、垂体柄、鞍底及鞍旁硬膜甚至鞍窦黏膜明显增强。一般认为,根据病史、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对怀疑垂体肉芽肿的病人,应先进行非手术治疗,包括病因的治疗及激素替代治疗;但对于视力进行性下降非手术治疗难以控制者,应考虑手术减压。对于病因不能确定者,需手术活检或部分切除以明确诊断。如行手术根治,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垂体功能低下及下丘脑损害。, 百拇医药(孙玉权 曹德文 李胜斌 辛玉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