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社区医师》 > 2008年第9期
编号:11626292
中药内服外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82例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08年5月1日 《中国社区医师》 2008年第9期
     我院自2003年5月以来,用乌梅丸加减口服配合中药汤剂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82例,并与西药对照组对比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58例病例均为门诊和住院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2例,年龄26~70岁,平均42岁:病程9个月~20年,平均4年6个月。对照组76例,年龄25~69岁,平均40岁;病程8个月~19年,平均3年8个月。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症状及肠镜检查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临床表现 所有病例均主诉腹泻,便中夹带黏液,或脓血,腹痛,有里急后重感,腹胀。纤维肠镜检查受累结肠黏膜呈现多发性浅表溃疡、充血、水肿、糜烂或覆盖有脓性分泌物,似一层薄苔附着。活检显示非特异性炎症病变和纤维瘢痕,同时常见糜烂、隐窝脓肿、腺体排列异常及上皮变化等。排除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血吸虫病、肠道结核、肠道易激综合征等特异性感染性结肠炎。
, http://www.100md.com
    治疗方法 治疗组:①治法:温中补虚,清热燥湿。口服乌梅丸加减:乌梅15g,人参12g,当归12g,干姜12g,附子10g,桂枝10g,黄连10g,黄柏12g,白及12g,地榆15g,益母草15g,1剂/d,水煎2次,每次200ml,早晚温服,30天为1个疗程。②保留灌肠:黄连lOg,黄柏12g,白及12g,白头翁20g,益母草15g,水煎取汁150ml,药温在37~39℃,嘱患者睡前排空大便后,取左侧卧位,垫高臀部10cm,将导管插入肛门约20cm,缓慢灌入药液,静卧2~4小时,并尽量保留至第2天。7天为1个疗程,间隔3天,共3个疗程。

    对照组:①口服西药:柳氮磺胺吡啶每日4~6g,4次/d,口服,对磺胺过敏者改服头孢氨苄青霉素,每日2~4g,4次/d,口服,30天为1个疗程。②保留灌肠:甲硝唑100ml,加地塞米松50mg,睡前排空大便后按上述方法保留灌肠。7天为1个疗程,间隔3天,共3个疗程。

    疗效判定标准 疗效判定标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Ⅲ评定疗效。①治愈: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或纤维肠镜复查较治疗前黏膜康复愈合80%者:②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或纤维肠镜复查较治疗前黏膜康复愈合60%者;③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改善或纤维肠镜复查较治疗前黏膜康复愈合30%者;④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改善或纤维肠镜复查较治疗前黏膜康复愈合30%以下。
, 百拇医药
    结果

    治疗组82例,治愈38例,有效4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5.12%;对照组76例,治愈27例,有效35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81.58%。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分析,治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表明中药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西药治疗。

    经6~12个月随访,治疗组复发率为23.69%(9/38),对照组为55.56%(15/27),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不良反应 治疗组无不良反应,对照组有4例因服药时间过长出现恶心,纳呆,胃脘部不适,2例出现药物皮疹,停药后不适症状自然消失。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属于祖国医学泄泻、痢疾、肠癖等范畴,大多为脾胃不和,升降失常,脾阳下陷,病久累及肾阳,复因恣食厚味辛热之品,气机壅滞,郁而生热,致寒热错杂,正气虚弱。采用温中补虚,清热燥湿之乌梅丸加减治疗。乌梅丸主治蛔厥,又治久痢、久泻,适宜寒热错杂,正气虚弱之证。乌梅酸涩,可涩肠止泻痢,消疮毒;人参补气,健脾,生津;当归补血,活血,止痛;附子、干姜、桂枝皆温热之品,可温肾暖脾,助运祛寒,并抑制黄连、黄柏苦寒太过而伤脾胃;黄连、黄柏清热燥湿,坚阴厚肠止痢,且对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痢疾杆菌等有较强的广谱抗菌作用;白及收敛止血,消肿生肌;地榆凉血止血,解毒敛疮;益母草化瘀生新,解毒疗疮,利水消肿祛湿,对消除黏液脓血便,改善病情疗效明显。在口服药的基础上。另以黄连、黄柏、白头翁、地榆、白及合煎,保留灌肠,药物直达病所,吸收迅速,止血消肿。总之,整体调节与局部用药相结合,达到见效快,作用持久,不易复发的临床目的。, 百拇医药(董秀丽 于水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