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社区医师》 > 2009年第3期
编号:11726341
抗菌后效应
http://www.100md.com 2009年2月1日 《中国社区医师》 2009年第3期
     将细菌暴露于浓度高于MIC的某种抗菌药中,再祛除培养基中的抗菌药,在一定时间内(以小时计算)细菌繁殖不能恢复正常,这种现象称为抗菌后效应(PAE)或抗生素后效应。

    PAE的机制

    关于PAE的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一般认为:①抗菌药造成细菌的非致死性损伤或靶位持续结合,使细菌恢复再生长的时间延长;②抗菌药的促白细胞效应(PALE),抗菌药与细菌接触后,菌体变形,易被吞噬细胞识别,并促进吞噬细胞的趋化和释放溶酶体酶等杀菌物质,产生抗菌药与白细胞的协同效应,从而使细菌损伤加重,修复时间延长;③细菌新合成酶或核蛋白酶恢复尚需一定时间,而呈现PAE。

    PAE的临床意义

    PAE的发现和研究,对指导合理制订抗菌药的给药方案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抗菌药物必须达到并维持有效血药浓度才能发挥良好的抗菌效果,故一般根据细菌对药物的敏感程度和药物的有效血药浓度、半衰期、清除率等药物动力学参数确定给药剂量和给药间隔,而忽略了药物对细菌生长繁殖规律的影响以及人体免疫机制在杀灭细菌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随着PAE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许多抗菌药物的抗菌活性与药物的峰浓度密切相关,即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其体内浓度不必始终维持在有效血药浓度之上。当血药浓度低于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时,由于高浓度产生的PAE使细菌的生长仍受到持续抑制。因此,对那些半衰期短、消除快、PAE较长的抗菌药可适当延长给药间隔时间,减少用药次数,既保证疗效又降低不良反应。

    重新设计给药方案

    β-内酰胺类药物:β-内酰胺类药物对不同种类的细菌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26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