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社区医师》 > 2009年第17期
编号:11811032
从肝豆状核变性1例谈全科诊疗模式
http://www.100md.com 2009年9月1日 《中国社区医师》 2009年第17期
     病历资料

    患者,女,32岁,于2007年1月因面部皮肤黝黑、反复皮疹,全身瘙痒、月经不调,来社康中心就诊。10年前因产后大出血,有2次输血史,无血吸虫疫水接触史。查:生命体征平稳,面色黝黑,散在皮疹,巩膜轻度黄染,心、肺听诊无异常,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无移动性浊音。实验室检查:总胆红素147.3 u mol/L,总蛋白45.5 g/L,白蛋白23.3 g/L,谷丙转氨酶131.3 g/L,谷草转氨酶169.4u/L,血红蛋白99 g/L,血小板数38×109/L,白细胞数3.2X 109/L,甲胎蛋白2.85 ng/ml,HBsAg(-),HCV抗体(-)。B超:肝硬化,脾大。

    根据双向转诊原则,建议转上一级医院进一步诊治。随后的2年余多次在三甲医院住院治疗,排除了肝炎后肝硬化、血吸虫性肝硬化、胆汁性肝硬化、瘀血性肝硬化等常见的肝硬化类型。因一直没查清病因,只是中西药护肝处理。患者病情逐渐加重,黄疸加深,反复腹水,但一直食欲正常。

    全科诊疗经过

    由于社康中心是患者家门口的医院,社区医生是患者家门口的医生。该患者经常在中心对症治疗并反馈上一级医院的检查治疗情况。医患关系就演变成了朋友式的合作关系。

    今年3月随访,在绘制家系图时发现患者两个表妹(二姑妈、三姑妈的女儿)同患一种先天性疾病,症状相似,均表现为轻度智能障碍,细微的肢体震颤、轻微的言语不清,流涎,咀嚼和吞咽常有困难。于是想到肝豆状核变性,建议患者转诊上一级医院进一步检查。

    检查结果

    头部MRI提示豆状核低密度影,血清铜蓝蛋白0.9umol/L、血铜500ug/L、尿铜600ug/24小时,眼科检查见角膜色素环。并且患者的两个表妹检查也得出同样的结论。患者主要表现为肝脏症状,而她的两个表妹表现为神经系统症状。

    诊断肝豆状核变性。

    治疗低铜高蛋白饮食,D-青霉胺20~30 mg/(kg·日),分3~4次于饭前半小时口服,保肝治疗,1个月后病情明显得到控制。, http://www.100md.com(黎耀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