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社区医师》 > 2010年第3期
编号:11899820
标本兼治:多方位应对糖尿病性胃肠功能障碍
http://www.100md.com 2010年2月1日 《中国社区医师》 2010年第3期
     糖尿病是最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目前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升高及糖尿病患者寿命的延长,糖尿病胃肠功能障碍亦越来越多见。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早期即有合并胃肠道功能紊乱的趋势;而2型糖尿病患者则随着病程的延长,胃肠道症状的发生亦会不断地增高。

    胃肠运动障碍的严重程度与年龄、病程、临床表现和一些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如肾脏病变、糖尿病足、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外周神经等)缺乏明显的一致关系,胃肠运动功能障碍的出现常常早于临床症状和并发症的出现。

    目前对于糖尿病性胃肠功能障碍的原因还不能完全阐明,主要认为是血糖浓度过高使糖尿病患者胃肠道的一些神经、肌肉发生功能障碍,如内脏神经细胞变性或坏死;高血糖本身和胃肠道分泌的某些生物活性物质,如胃动素水平的改变也明显影响胃肠道运动功能;微循环障碍影响自主神经和肠内神经系统的微循环灌注以及导致消化道平滑肌变性等。以上各种致病机制,对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和发展可能起促进作用,表现为患者胃肠动力异常和胃排空紊乱,从而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临床表现

    糖尿病性胃肠功能障碍常累及消化系统的多个脏器,也可对其中个别脏器的功能影响较为突出。一般将糖尿病性胃肠功能障碍分为糖尿病性胃病及糖尿病性肠病。

    临床上有29%~76%的患者有胃运动功能障碍,即“糖尿病性胃轻瘫”,糖尿病性胃轻瘫(DGP)又称为糖尿病性胃麻痹或糖尿病性胃潴留,是指继发于糖尿病基础上因胃自主神经病变引起的以胃动力低下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其病理生理特点是胃肠收缩力及张力下降,蠕动减慢,排空延迟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92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