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社区医师》 > 2010年第10期
编号:11957690
现代医学模式下,如何界定健康与疾病?
http://www.100md.com 2010年5月15日 《中国社区医师》 2010年第10期
现代医学模式下,如何界定健康与疾病?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疾病谱和死因谱悄悄发生了变化,许多非传染性疾病和慢性病逐渐增加,替代了原本的传染性疾病,成为破坏人类身体健康的主因。例如,心脑血管病、肿瘤和意外伤害等。人患了疾病便失去了健康,疾病的治愈使人们又重新恢复了健康。这种“没有病就是健康”的观点被称为消极健康观,那么在现代生物医学模式下怎样界定健康与疾病呢?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健康”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根据这个积极的健康观,健康可以理解为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三维组合的共同作用结果。WHO的健康定义是由生物、心理和社会医学模式推导出来的必然结果。

    从生物学角度观察健康,主要是检查人体的器官和功能是否正常,各项生理生化指标是否处于正常水平。从心理和精神角度观察健康主要是分析个体的自我控制能力,能否正确对待外界影响,是否处于心理平衡状态。从社会角度衡量健康,主要涉及个体的社会适应性,如良好的工作适应能力并发挥社会功能。(健康与疾病定义比较,见表1)

    实际上,不同观点对健康与疾病的认识是存在差别的。世界著名统计学家恩格尔在提出现代医学模式的同时,对“疾病”提出了新的定义:疾病可以看作是整个生物体或多个系统在生长、发育、功能调整中失败或失调。这一定义明显存在着局限性。疾病(disease)、病患(illness)及患病(sickness)三者是有区别的。疾病是一种病理状态(生物维度),病患是病人说明病理状态的程度(感觉维度),患病是病人对于病理状态作出的反应(行动维度)。

    而疾病发生的原因其实是多样化的,有多因单果的,即多种病因引起一种疾病;有多因多果的,即多种病因引起多种疾病。例如,传染病的发生主要是生物病原体的作用导致的,是宿主、生物致病原和环境因素三者之间的平衡遭到破坏的结果。这种以传染病的发生和发展为依据的疾病观,是单因单果的健康观与疾病观。

    健康观是建立在一定医学模式的认识论基础上的,并随着医学模式演变而相应转变的。要控制疾病,获得健康,不能单纯依靠控制某种致病因素和依靠治疗,而要采取综合措施,尤其是社会措施。只有降低多种危险因素,才能达到个体身心健康并与环境协调发展。, http://www.100md.com(龚幼龙 严 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