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社区医师》 > 2010年第14期
编号:11968480
专科医生“下挂”社区,一个积极的信号!
http://www.100md.com 2010年5月15日 《中国社区医师》 2010年第14期
     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大病进医院,小病进社区”作为一种比较理想的医疗就诊模式,已逐渐为人们所熟悉。

    为了尽快提高社区医疗的诊疗水平,逐步将大中型医院承担的一般门诊、康复和护理等工作分流到社区医疗机构,2007年初卫生部提出“大医院医生下挂到社区”的发展策略,将大医院过剩的医疗资源分流到社区医疗机构。

    但近期有医生向记者反映,“下挂”到社区的医生并未真正分担社区医疗机构的工作,也未尽到传、帮、带社区医务人员的职责,有的甚至敷衍了事。

    针对这一现象,记者走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并采访了相关专家,他们提出,要想真正建立起“健康进家庭、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新格局,还需培养真正为社区医疗机构服务的适宜人才。

    那么,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行,专科医生“下挂”社区的进展如何?还存在哪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我们应从哪些方面进行完善?请听相关专家对此的看法。

    ●优势

    专家声誉吸引患者下社区

    在天津市天塔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记者遇到了前来就诊的杨大妈,因患有糖尿病,她需要常年到医院就诊,以前她都是去离家很远的大医院,起个大早还不一定能挂上号。最近她看病变轻松了,原因是天津医科大学代谢医院孟东副教授在离家很近的社区医院出诊了。

    杨大妈告诉记者,“以前在大医院挂孟大夫的专家号太难了,现在在社区医院就诊,不仅人少,离家还近,服务也很周到。”

    自从专家下社区出诊后,像杨大妈这样由大医院转诊到社区的患者不在少数。据刘铮介绍,去年一季度他所在的天塔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月平均门诊量7 500人,比去年同期高出10%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05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