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社区医师》 > 2011年第3期
编号:11985300
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综合诊治(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3月21日 《中国社区医师》 2011年第3期
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综合诊治

     类风湿关节炎的关节外表现其病理机制多数为血管炎所致,如类风湿结节可能是小血管炎后的一种肉芽肿病变。类风湿关节炎累及中小动脉,可影响肢体、周围神经、内脏等,病理切片可见血管内层增生闭塞性病变、免疫复合物沉积、纤维蛋白原沉积等多种镜下表现。

    影像学改变 另外,通过一些典型影像学检查结果,不但可以诊断类风湿关节炎,更可以对疾病分期、严重程度等进行分析。

    X线是应用最为广泛、最为成熟的影像学检查手段,通过X线检查,我们可以发现类风湿关节炎的几种特征性改变。主要包括:①骨质疏松:是RA的特征性改变之一。病变初期,骨质疏松多集中在外周小关节的关节周围部位,随病情进展,中轴骨和附肢骨也出现明显骨质疏松。②骨侵蚀:表现为白色骨皮质线的不连续。③关节间隙变窄,随病程进展最终出现关节间隙消失,关节纤维强直、骨强直等。④骨囊性变:几乎见于所有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表现为软骨下囊性改变、小透光区。根据关节X线表现,我们将类风湿关节炎的关节损害分为4期,见表3。

    MRI在RA诊断中的地位也日益受到重视。有研究发现,早期RA患者进行腕关节MRI检查,其血管翳强化、骨髓水肿、滑膜增厚在RA诊断中的敏感性>97%,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2000年一项研究表明,对于一组以关节痛就诊的病人,进行腕关节的MRI检查,并进行2年随诊,发现入组时MRI诊断RA的敏感性、特异性均高于目前的ACR标准。

    高频超声作为一种无创、经济便捷的检查方法,在RA诊断、随诊中也逐渐开始应用,可以对滑膜、肌腱、骨侵蚀等进行评价。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综合治疗策略

    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风湿病学家就RA的治疗策略已经达成共识。概括起来,有两点非常关键:其一是早期治疗,RA诊断一旦成立,就应该尽早使用以甲氨蝶呤为核心药物的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DMARD)治疗,对于疗效不好或预后不良的患者使用≥2种药物的联合治疗;其二是在早期治疗的基础上严密监控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73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