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社区医师》 > 2011年第24期
编号:12088247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合理应用(1)
http://www.100md.com 2011年6月18日 《中国社区医师》 2011年第24期
     心律失常(cardiac arrhythmia)是指心脏激动的起源、频率、节律、传导速度和传导顺序发生异常。心律失常的治疗包括基础疾病或病因的治疗、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其中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是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一个难点。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

    Ⅰ类钠通道阻滞剂又称为膜稳定剂,主要阻滞钠离子快通道,降低心肌细胞对Na+通透性,使动作电位0相上升最大速率(Vmax)减慢和幅度降低,延长动作电位时限(APD)和有效不应期(ERP)。该类药物又分为3个亚类:①ⅠA类:显著减慢Vmax,一般延长APD和ERP,包括奎尼丁、普鲁卡因胺、丙吡胺等,用于治疗室上性和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②ⅠB类:轻度减慢Vmax,不延长或缩短APD和ERP,包括利多卡因、美西律、苯妥英钠、莫雷西嗪等,主要用于治疗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③ⅠC类:显著减慢Vmax,不延长APD和ERP,包括普鲁帕酮、氟卡尼、劳卡尼等,用于治疗室上性和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

    Ⅱ类β受体阻滞剂,主要通过竞争性阻滞β肾上腺素受体,减慢Vmax,抑制4相自动去极化,相对延长ERP。用于治疗室上性及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该类药物包括普萘洛尔、阿替洛尔、美托洛尔、比索洛尔、艾司洛尔等。

    Ⅲ类钾通道阻滞剂,主要抑制电压依赖性钾通道,使外向钾电流受抑,APD和ERP延长。包括胺碘酮、决奈达隆、索他洛尔等。用于治疗室上性和室性快速心律失常。

    Ⅳ类钙通道阻滞剂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71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