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社区医师》 > 201332
编号:13720451
夏秋菌痢高发 5种证型辨治
http://www.100md.com 2013年8月13日 《中国社区医师》 201332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急性肠道传染病。菌痢属中医的“痢疾”、“滞下”等范畴。菌痢的发病主要是感受湿热疫毒。其诱因常为饮食不洁,病邪随之而入。湿热疫毒侵袭机体,损伤脾胃,湿热积滞郁蒸肠中,气机不畅,运化失司,气血阻滞,热毒壅盛,互相搏结,化为脓血,而成痢疾。

    夏秋季,是菌痢的高发与流行季节。急性期患者多有发热、腹痛、腹泻、排脓血便、里急后重等症。慢性期患者常反复迁延或由诱因引起急性发作。中毒型患者可有高热、晕厥、神萎等症,且常在腹痛腹泻之前出现。湿热型痢疾

    辨证论治湿热之邪壅滞肠中,气机不畅,传导失司,故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湿热熏蒸肠道,脉络受伤,气血瘀滞,化为脓血,则见下痢赤白、黏冻或脓血;湿热下注则肛口灼热、小溲短赤;兼有表热证可有发热、恶寒、头痛,里热甚则有壮热、烦渴;舌苔黄腻、脉象滑数为湿热蕴蒸之象,多见于典型的急性菌痢。当以清热化湿解毒、调气行血导滞为治。

    方药选择清热化湿解毒,调气行血导滞。方药:芍药汤加减。黄连3g,黄芩9g,炙大黄9g,金银花12g,赤芍9g,当归9g,甘草6g,木香6g,槟榔9g。

    随症加减:表证者,加荆芥、防风各9g,柴胡6g,以疏风清热;里热盛者,加白头翁15g,黄柏9g,桅子9g,以加强清热之功;湿重者,加猪苓12g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5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