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社区医师》 > 20149
编号:13694919
肠系膜上静脉栓塞的CT诊断及病因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3月5日 李健
第1页

    参见附件。

     肠系膜血管栓塞是我们在临床工作中经常看到的一种疾病。据相关文献报道,肠系膜血管栓塞致肠管缺血的误诊率高达85.1%,死亡率可达60%~70%[1],所以,对该疾病的患者,是否能够得到准确的诊断,以及及时有效的治疗,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关键。为了提高我院对肠系膜血管栓塞致肠管缺血的诊治水平,我们在2005年以来收治50例肠系膜上静脉及门脉栓塞致肠缺血的患者,他们在入院后均通过临床及相关检查确诊,现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是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我院对该疾病的CT的早期诊断水平。

    资料与方法

    2005年以来收治50例肠系膜上静脉及门脉栓塞致肠缺血的患者,男35例,女15例,年龄30~68岁,平均49.5岁。这些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是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有2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腹膜炎症状和体征,均为CT确诊病例。

    检查技术:采用CELight speed 16层螺CT机,检查前空腹,层厚5mm,螺距1.5:1,扫描范围自膈顶至耻骨联合下缘,50例患者中均增强扫描,以3ml/秒速率注射含碘对比剂100ml,注射开始后行动脉期扫描,60~80秒行静脉期扫描,180秒行平衡期扫描。

    结 果

    受累血管:50例肠系膜上静脉主干,5例门静脉左右支,2例肠系膜上静脉分支,1例脾静脉。

    直接征象:50例均表现受累血管增粗及充盈缺损,平扫受累血管增粗,增强受累血管充盈缺损,栓子密度低,无强化及营养血管影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