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社区医师》 > 201418
编号:13683625
布比卡因、左布比卡因与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对剖宫产术前血液动力学的影响(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5月7日 《中国社区医师》 201418
     资料与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年龄20~35岁择期行剖宫产术300例,随机分为三组:布比卡因组(A组)、左布比卡因组(B组)、罗哌卡因组(C组),每组均100例。患者的ASA分级、年龄、身高、体重和麻醉前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之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既往史:所有患者术前均无重要器官功能障碍病史,无椎管内麻醉史及相关禁忌证。

    局麻药的配制:三组中局麻药均配制成等比重,A组:0.75%布比卡因2ml+脑脊液1ml;B组:0.75%左布比卡因2ml+脑脊液1ml;C组:0.75%罗哌卡因 2ml+脑脊液1ml。

    麻醉方法:患者入手术室后均给予无创血压[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及心电图监测;乳酸林格液10ml/kg快速经静脉通路扩容,20分钟内完成。取左侧卧位,在L3~4间隙用26号腰麻穿刺针进行穿刺,穿刺成功用脑脊液配制局麻药,药物均以0.1ml/秒的速度注入蛛网膜下腔。注完后,患者转成左侧倾斜30°的仰卧位,面罩吸氧,麻醉平面控制在T6以下。

    观测指标:记录三组局麻药注入蛛网膜下腔前(TO)、注入后3分钟(T1)、注入后6分钟(T2)、注入后9分钟(T3)、注入后15分钟(T4)、注入后20分钟(T5)时患者的血压(SBP和DBP)和心率(HR)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6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