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社区医师》 > 2015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2577096
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慢性胃炎50例效果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月8日 中国社区医师2015年第1期
     摘要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1-9月收治慢性胃炎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于饭前口服奥美拉唑20mg/次,2次/d,连续治疗15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睡前加服法莫替丁20mg/次,1次/d,连续治疗15d。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显效43例(86.O%),有效5例(l0.0%),无效2例,总有效率96.0%。对照组显效32例(64.0%),有效6例(12.0%),无效12例,总有效率7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1个月,幽门螺杆菌阴转37例(77.10)。随访2个月,幽门螺杆菌阴转46例(95.8%)。随访3个月,幽门螺杆菌阴转47例(97.9%)。对照组随访1个月,幽门螺杆菌阴转18例(37.5%)。随访2个月幽门螺杆菌阴转28例(58.3%)。随访3个月幽门螺杆菌阴转30例(62.5%)。两组此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所有患者均按照医嘱调整饮食,对照组于饭前口服奥美拉唑,20mg/次,2次/d,连续治疗15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睡前加服法莫替丁20mg/次,1次/d,连续治疗15d。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随访3个月,复查幽门螺杆菌阴转情况。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显效43例,显效率86.0%,有效5例,有效率10.0%,无效2例,总有效率96.0%。对照组显效32例,显效率64.0%,有效6例,有效率12.0%,无效12例,总有效率7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l。

    随访3个月,复查幽门螺杆菌阴转情况:观察组随访1个月,幽门螺杆菌阴转37例,阴转率77.1%;随访2个月,幽门螺杆菌阴转46例,阴转率95.8%:随访3个月,幽门螺杆菌阴转47例,阴转率97.9%。对照组随访1个月,幽f1螺杆菌阴转18例,阴转率37.5%;随访2个月,幽门螺杆菌阴转28例,阴转率58.3%;随访3个月,幽门螺杆菌阴转30例,阴转率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论

    幽门螺杆菌引起胃部感染从而导致慢性胃炎发病,胃部黏膜出现以糜烂和水肿为主的病变。因为幽门螺杆菌是引起慢性胃炎的一个关键因素,所以在治疗过程当中应当将根除幽门螺杆菌作为主要目标。

    奥美拉唑、法莫替丁是常见的治疗慢性胃炎的药物,奥美拉唑具有效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适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等疾病,法莫替丁适用于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性食管炎、上消化道出血等疾病。奥美拉唑可以选择性地对胃黏膜壁细胞产生作用,有效抑制胃酸分泌,起效快,不仅能够非竞争性地抑制促胃液素、胆碱、组胺以及食物等原因所引起的胃酸分泌,而且可以抑制不受H2受体阻断剂或胆碱影响的部分基础胃酸分泌,而日.不良反应少,显效快。法莫替丁为组织胺H2:受体拮抗剂,对胃酸的分泌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能够使病变胃黏膜、水肿得到快速复原,进而使胃黏膜血流量增加,最终对黏膜血管起到保护作用。

    本组资料结果显示,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显效43例,显效率86.0%,有效5例,有效率10.0%,无效2例,总有效率96.0%;对照组显效32例,显效率64.0%,有效6例,有效率12.0%,无效12例,总有效率7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1个月,幽门螺杆菌阴转37例,阴转率77.1%;随访2个月,幽门螺杆菌阴转46例,阴转率95.8%;随访3个月,幽门螺杆菌阴转47例,阴转率97.9%。对照组随访1个月,幽门螺杆菌阴转18例,阴转率37.5%,随访2个月;幽门螺杆菌阴转28例,阴转率58.3%;随访3个月,幽门螺杆菌阴转30例,阴转率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张志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