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社区医师》 > 2015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2576676
成人麻疹患者护理及预防措施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月8日 中国社区医师2015年第1期
     摘要 本文探讨成人麻疹的临床护理及预防措施。通过对成人麻疹患者20例开展临床护理及健康宣教,全部治愈出院,未发生并发症及造成医源性的麻疹感染和流行。因此,加强预防接种是控制麻疹发病率的基本措施,做好麻疹患者的护理和管理也是预防麻疹发病率的关键。

    关键词 成人麻疹;护理;预防措施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冬春季发病多,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咽痛、眼结膜充血、畏光、流泪、全身皮肤出现斑丘疹,典型的口腔黏膜可出现柯氏斑。以儿童较为常见,我国自1965年使用麻疹减毒活疫苗以来,发病率已大幅度下降,并基本控制了其流行,但在执行计划免疫较差的农村地区,仍有局部的小流行。2014年3-7月收治成人麻疹患者20例,给予抗病毒、对症、支持治疗后,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未发生并发症及造成麻疹的流行,现将护理和预防方法总结如下。

    基本资料

    本组患者20例,诊断除症状、体征及流行病学外,均通过CDC血清学检测麻疹抗体阳性而确诊;其中男15例,女5例,年龄20~48岁,平均33.45岁,1例城镇居民,其余患者均来自农村,除l例来自安徽,2例来自四川外,其余均为丽江当地人群,发病前有明确的与麻疹患者接触史3例。通过询问病史,20例患者预防接种史均不详,所有患者均出现发热,咳嗽伴咽部疼痛及眼部不适,体温> 39℃9例,伴有不同程度肝功能损伤12例,合并腹泻1例。

    治疗及转归:患者经积极治疗及有效护理后,未发生并发症,全部治愈出院,未造成麻疹的流行。

    护理

    严密观察病情: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及皮疹的变化,特别是皮疹的分布、出疹的顺序、颜色等,注意观察有无水、电解质紊乱及并发症的发生,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执行医嘱及时准确;高热时鼓励患者多饮水,出疹不畅者可用温水擦浴,禁用冰敷及酒精擦浴,忌用激素以免影响出疹;眼部不适伴分泌物多者,及时用生理盐水清洁眼部,遵医嘱使用抗病毒滴眼液,3~4h/次,室内光线不宜过强,窗帘遮挡,尽量避免使用日光灯。

    保持病室安静,空气流通,限制探视,尽可能的取消或减少陪护,有肝功能损伤者应卧床休息。

    饮食护理:急性期给患者进食高维生素、高蛋白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进食酸、辣、燥热及刺激性大的食物,适当进食绿色蔬菜和水果以保持大便通畅;恢复期可给普食。

    做好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出疹期患者多伴有高热,眼部不适,食欲减退,退烧后常伴有大量出汗,故应加强基础护理,每天用生理盐水漱口2次,及时清洁眼部分泌物,出汗多时用温水擦身,及时更换清洁被服。

    消毒隔离护理:麻疹为呼吸道传染病,麻疹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出疹前2d至出疹后5d内传染性较强,眼结膜分泌物、口咽及鼻、气管分泌物中均含有病毒,消毒隔离应从入院做起,做好首诊负责制,迅速安置床位,如有条件尽量将患者安置在单间呼吸道隔离病房,减少患者在公共区域的停留时间,及时给患者及陪护人员发放口罩,并在病房门口悬挂呼吸道隔离的标识;病房每天用紫外线消毒1次,60min/次,保持室内通风良好,空气新鲜,避免对流。每天早晚用0.5‰优氯净拖地及擦拭床头柜,告知患者不要互串病房,避免外出或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确需外出时要戴口罩。

    心理护理:成人麻疹患者全身症状较重,患者担心预后不良,应向患者讲解麻疹的相关知识,消除不必要的顾虑,积极配合治疗。告知患者不要抓面部,以免抓伤后遗留瘢痕,退疹后面部出现脱屑及留浅褐色色素斑属正常现象,持续1~2周消失,不会影响容貌。

    疫情报告

    疑似麻疹或麻疹患者人院,要积极配合医生做好疫情的报告上作。协助CDC工作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血标本的采集。

    预防措施

    加强健康宣教,利用口头讲解,宣传资料等进行宣传,对未出过麻疹或未接种过麻疹疫苗的人群进行补种或强化接种麻疹疫苗。

    切断传播途径坚持早发现、早诊断、日.隔离、甲.治疗的原则,隔离至少至出疹后5d,以减少传播和继发院内感染,如与麻疹患者密切接触者,可行被动免疫,即在接触后5d之内注射丙种球蛋白3mL,可防止发病。

    讨论

    本组病例从患者的来源分布及预防接种的情况分析,绝大多数来自执行计划免疫较差的农村,且全国各地均有散发流行的现象,随着流动人口的增加,麻疹的发病率也有所增加,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积极开展相关知识的宣教,进村人户查漏补种或强化接种疫苗,长期开展免费接种门诊是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医疗机构做好麻疹患者的护理及消毒隔离措施,防止疾病的传播,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减少心理负担,让患者安伞度过各个疾病阶段,尽早回归家庭。 (林桂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