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社区医师》 > 2016年第6期 > 正文
编号:12771461
细微之处见功夫
http://www.100md.com 2016年2月12日 中国社区医师2016年第6期
     从1例反复发热、咳嗽的患儿说起

    多年前,笔者接诊了一个五六岁的孩子,因为反复发热、咳嗽,每月要去医院输液治疗一两次,父母非常苦恼。

    初诊时我问了很多问题,父母生这个孩子时的年龄,孩子出汗多还是少?是活动后㈩汗还是睡觉时出汗?睡眠是否安静?是趴着睡还是满床乱翻?睡眠时喉咙是否有痰鸣声?发热、咳嗽时早上起床后孩子的眼睛比平时小吗?食欲如何?胃口是特别好,还是一般,还是很差?喜欢肉食吗?平时肉食吃得多吗?发病前是否食欲特别旺盛?对酸甜苦辣咸味道的喜恶?吃了冷东西会胃痛、腹痛吗?晨起口臭吗?口腔经常溃疡吗?矢气多吗?臭不臭?大便干结还是溏稀,大便的次数,小便的颜色与气味、次数?平时手足心发热,还是冷?等等。

    孩子的母亲当时很激动,说:“这些都是我想对医生说的问题,但是没有人问过我。”

    对该患儿按照中医体质调整的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中药治疗,患儿完全恢复健康,很少再发热、咳嗽了。中医的“细”与西医的“细”

    有些人会觉得中医很落后,诊病的方法几千年来不变,一直停留在望、闻、问、切的感官水平,非常宏观,非常“粗”线条。

    西医在诊断疾病的手段上日新月异,大大地延伸了医生的感官,CT、磁共振检查等已经能非常清楚地看到肉眼所看不到的身体内在情况。各种血液检查对心、肺、肝、肾等内脏功能也了如指掌,先进的检查技术,对疾病的诊断与预后非常明确。

    但是人体太复杂,还有很多医学未知的病痛。诊断明确而久治不愈、反复发作而不能断根、不良反应大而难以继续用药、自觉痛苦而查不到病的情况临床并不少见.这类患者往往转而求助中医,治疗正确的话,完全解除痛苦的、减轻西药不良反应的、彻底治好断根的也不在少数。究其原因,与中医看病的“细”不无关系。

    中医的“细”,细在对患者各种外象的观察上,如肤色及光泽、骨骼的粗细、肌肉的松紧、性格的特征等;患者的自我感受与好恶,如对自然环境中温度与湿度的适应能力、对食物的味与温度的好恶等;各种生理功能(吃喝拉撒睡)的变化,如睡眠、出汗、食欲、饮水、大小便等,以及几千年来对脉象与舌象的细微观察上。

    中医的“细”对选方用药的重要性

    再以发热患者为例,要观察其体格是瘦弱的还是强壮的?肌肉是紧的还是松的?面色红还是灰暗,小儿要看左侧面红还是右侧面红?发热的同时是否怕冷、怕风,是否伴有头痛、身痛,具体疼痛在哪个部位?脖子是否僵紧?是否烦躁或表现淡漠?有汗还是无汗?是否有咽痒、咽痛、咽干、咳嗽?发热后食欲有无变化?发热后大便是稀还是干?是否通畅?小便的色、量、通畅度、气味如何?脉浮还是沉,数还是迟?等等。只有收集全了这些问题,才能综合分析病机,正确选方用药,而绝不能依据发热时血液检查中白细胞等数据指标的高低来判断。

    面对开篇提到的那个反复发热咳嗽的患儿:问父母生育年龄,是为了了解孩子先天的体质状况;问出汗的多少,可以判断病在表在里,以及病性的寒热虚实;问睡眠可以了解心、肺、肝、肾情况;晨起眼睛肿,可以了解体内是否有多余的水液;问饮食、口味、大便情况,可以判断脾胃的消化功能;问小便的情况可以了解肝肾的虚实。

    这些问题对正确选方用药都十分重要。因为中药的药性理论是建立在中医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脏腑、经络等基础理论上的,一环扣一环,不能分离。到目前为止,要用准、用好中药,还离不开对这些问题的细致入微的观察上。

    总结

    中医看病的“细”与西医看病的“细”是不一样的。中医的“细”,体现在“望、闻、问、切”四诊的功夫上。面对患者细心地观察外象、舌苔;仔细地问从头到脚的各种症状;仔细地听语声、咳喘声、呕吐、嗳气声;细细地体会脉象。所以中医的“细”理当很人性、很亲切,患者的依从性更好。充分体现了“看人重于看病”的中医特色。

    到目前为止,中医的方剂、中药的运用仍然依赖这些“细心”得来的信息,实验研究结果尚不能指导中药方剂的运用。

    稿约

    《中国杜区医师》医师博客版为展示基层医师的精神面貌而设,主要栏目设置为“行医随感”“哲思杂想”“医生日记”“临床思维”等。欢迎广大读者来稿,但禁止一稿多投。来稿请注明作者真实姓名、地址、邮编、电话,以方便联系。

    投稿信箱:why.705@163.com (史欣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