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社区医师》 > 2016年第14期
编号:12875156
纪青山论治脾肾阳虚型水肿临证经验
http://www.100md.com 2016年4月9日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14期
     纪青山,男,1965年毕业于长春中医学院,吉林省名老中医。从事教学、医疗、科研工作40余年,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参加编写著作20部,研制的“经络腧穴智能模型”获卫生部乙级成果、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善治中风、面瘫、遗尿、不寐、痛症等多种疾病。纪青山教授行医多年,在针灸临床中积累了治疗各种疾病的丰富经验,现将纪老治疗脾肾阳虚型水肿的经验总结如下。

    水肿是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水肿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严重者甚至还可伴有胸水、腹水等。西医认为水肿是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导致的组织肿胀。中医认为水肿可由多种原因导致,根据其发病原因又可分为多种类型的水肿。本文重点讨论纪青山教授治疗脾肾阳虚型水肿的临证经验。

    《景岳全书肿胀》云:“凡水肿之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唯畏土,故其制在脾。”所以说本病在发病机制上,肺、脾、肾3脏相互关联、相互影响,最终导致膀胱气化无权,水液停聚,泛滥肌肤,而成水肿。而脾阳虚衰型水肿,中老年女性多见,《内经》讲:“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女性年过四十而肾之精气开始不足,继而中阳不振,健运失司,气不化水,以致下焦水邪泛滥,故身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起。脾虚运化无力,故脘闷纳减,腹胀便溏。脾虚气血化生乏源,阳不温煦,故面色萎黄,神疲肢冷。阳不化气,则水湿不行而小便短小。舌质淡、苔白腻或白滑、脉沉缓或沉弱,均是脾虚阳衰、水湿内停之证。

    对于水肿的治疗,《素问·汤液醪醴论篇》讲:“平治于权衡,去菀陈荃,微动四极,温衣,缪刺其处,以复其形,开鬼门,洁净府,精以时服,五阳已布,疏涤五脏,故精自生,形自盛,骨肉相保,巨气乃平。”其提出的治则对后世影响深远,一直沿用至今。纪青山教授以开鬼门、洁净府、去菀陈荃为纲,上下异治,阴阳分治,结合临床,辨证施治,总结出一套治疗脾肾阳虚水肿的有效方法。

    开鬼门,宣肺气以行水

    “开鬼门”是《素问·汤液醪醴论》在论述水肿时提出的,其释义一直存在分歧。历代医家及当今学者认为古字“鬼”与“魄”为通假字,“鬼门”即“魄门”。故有诸多学者认为开鬼门应解释为通大便,然纪青山教授根据《素问·生气通天论》中“魄汗”之句,以及中医肺藏魄主皮毛的理论,认为“鬼门”即汗孔,“开鬼门”指发汗。所以开鬼门的实质应是宣畅肺气。肺为娇脏,主百脉而朝志节,肺气不宣,津液输布失常而停聚成为水邪之患,故纪老临床常运用开鬼门治法治疗水肿,每获捷效。治疗取手太阴肺经络穴列缺、手阳明经原穴合谷、背俞穴肺腧,施平补平泻,以宣通肺气,通调水道。

    洁净府,利膀胱以消水

    张景岳云:“净府,膀胱也。上无如孔,而下有出窍,津秽所不能人,故日净府。”净府所指即是膀胱,洁净府,即利小便,是一种将水邪排出体外的重要方式。《金匮要略》云:“病人腹大,小便不利,其脉沉绝者,有水,可下之。”说明古人已经有利用通下法治疗水肿的先例。纪青山教授究其因而用其法,引经据典,辨证选穴,选用前后配穴的这种“偶刺法”,即俞募配穴。纪老针刺时取脾之募穴章门、肾之募穴京门、脾之背俞穴脾俞、肾之背俞穴肾俞,一阴一阳,前后配伍,以期通调脾肾,利水消肿。另取任脉上水分,属任脉而位当小肠,功能分利清浊,为治水效穴。肓之原穴气海,以补肾培元,益气和血。下部肿甚,治宜分利,《灵枢终始》:“从腰以下者,足太阴阳明皆主之。”故取胃之下合穴足三里,调理脾胃,扶正祛邪。三阴交,健脾利湿,疏肝益肾,以调理脾气,激发肾气。另复溜为足少阴经经穴,配五行属金应于肺,补之可助肺气通调水液下输膀胱。石门为任脉经气所发,三焦经气结聚之处,有疏调经脉、通利三焦、调经止带的作用。

    去菀陈垄,健脾肾以化水

    “去菀陈荃”,其中既包含攻逐瘀积水湿之义,又寓驱除瘀血积聚之法。从瘀血辨证治疗水肿,可用攻逐消肿法、活血利水法、软坚利水法等。纪青山教授认为,由于血能病水,水能病血,气滞则血瘀,血瘀则不通,三焦气化通路受阻,水湿积聚发生水肿。此时治疗宜采用针药合并,三棱针针刺三阴交、膈俞等穴刺络放血,以期瘀祛新生,病消肿退。药以活血、化瘀合渗水利湿之剂,方可用当归芍药散、桂枝茯苓丸等。临床中一些因久病肾阳虚衰、水湿泛滥的难治性水肿,多伴有气虚血瘀之证。此时应结合艾灸疗法以扶阳固脱,消瘀散结。《千金方》中记载:“若针而不灸,灸而不针,非良医也。”阐释了灸法在临床治疗中的重要性。临床上水肿病迁延日久,伴中气不足、中阳下陷或防病保健,均可施用灸法,激发人体的正气以扶助阳气。对于脾肾阳虚患者,灸神阙、气海、关元等穴,均可达到补脾益肾,利水消肿的功效,临床效果显著。

    典型案例

    患者,女,56岁,2015年6月18日来纪老诊室就诊。主诉:双腿肿胀4个月余,加重3 d。现病史:患者身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面色萎黄,劳累后加重,小便短少,纳差,便溏,神倦肢冷,脘腹胀闷。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缓。四诊合参,辨证诊断为水肿,证属脾肾阳虚型。治疗:针刺脾俞(双)、肾俞(双)、气海、水分、足三里(双)、三阴交(双)、京门、章门,捻转补法,留针30 min。施用艾条温和灸,取神阙、气海、关元等,每穴温和灸15~20 min。5 d后,水肿减轻,1周后明显好转,24 d后痊愈。

    按 针灸治疗水肿效果良好,膀胱过度充盈时,下腹部穴位应斜刺或平刺,平时应坚持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患者患病日久,病程迁延缠绵,较为顽固,针灸疗程一般较长。应保持心态健康向上;坚持治疗,均能取到满意效果。

    水肿病为临床多发病,因其原因多种多样,所以辨证的准确性很重要,因而能因病施治,取得良好疗效。纪老认为,水肿病既要考虑原因,讲求论治方法,其预后也同样重要。患者患病期间,要注意功能锻炼和低盐、低脂饮食,禁食肥甘厚腻,保持心情愉悦,配合针灸,事半功倍。, http://www.100md.com(司永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