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社区医师》 > 2016年第20期
编号:12965163
路志正升阳除湿法临床运用
http://www.100md.com 2016年5月21日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20期
     名老中医简介

    路志正,男,国医大师,中国中医科学院主任医师,第一、三、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从事中医临床工作70余载,对眩晕、胆结石、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萎缩性胃炎、甲亢和甲状腺瘤、白塞综合征、干燥综合征、胸痹、不寐、多寐,以及妇科经带胎产、不孕症等疑难病症,均有独到见解。

    李东垣重补脾胃,升阳气,创升阳除湿之法。升阳除湿法与芳香化湿、苦寒燥湿、淡渗利湿等法共同构成中医湿病的证治大法。路志正老师临证素以调理脾胃为核心,其理论体系的形成受《脾胃论》影响颇深,临证尤善运用升阳除湿法,并以灵活多变、诸法渗透、恰到好处为特色,现简述如下。

    升阳除湿法的产生

    李东垣从脾胃内伤的角度创造性地提出升阳除湿的治疗方法。例如脾虚湿盛的泄泻,李东垣认为此乃中气不足,脾湿下陷,阴盛乘阳之变,不能淡渗,防复益阴而重竭其阳,应用升阳之药羌活、独活、升麻、柴胡、防风等,或升阳除湿防风汤。风湿相搏,身疼痛,如脾胃虚弱,阳气不升,不能充养肌腠经脉,应用风药升阳,阳气升腾,湿邪得祛,经气疏通,方有羌活胜湿汤、除风湿羌活汤。长期鼻塞,不闻香臭,头额昏沉,泪涕眵多,李东垣归于肺脾气虚,湿蒙清窍,应用丽泽通气汤,升阳气除湿浊。

    由此可见,升阳除湿的本意是通过升举阳气,补益脾气,助脾升清除湿之功用。

    湿邪的定义与来源 具有重浊、黏滞、趋下特性的外邪,称为湿邪。湿邪可分为外湿与内湿。

    外湿多因气候潮湿、涉水淋雨、居处潮湿所致。

    内湿是疾病病理变化的产物,多由嗜酒成癖或过食生冷,以致脾阳失运,湿自内生。

    每年七八月长夏,此时湿气当令,人体中的脾与之相应,如果长夏湿气过盛,就容易损伤脾脏。同时,脾主运化水液,湿邪侵犯人体后最易伤害脾阳,而脾阳的虚弱也进一步助长了湿邪的侵入。

    现代人夏季贪凉,空调温度设置过低或过食冷饮等均会导致汗液挥发不透,湿邪郁闭在体内。

    另外,饮食不节、过食滋腻或辛甘厚味,妨碍了脾胃的运化功能,也会生痰生湿。

    体内有湿的主要表现

    ●便溏或大便不成形。

    ●身体困重,不喜动、易疲劳。

    ●食欲不振或食后易饱、易腹胀。

    ●舌苔厚腻,舌边有齿痕。

    体内有湿还会与寒、热、风、暑等邪气相合,表现出多种多样的症状。许多疾病与湿邪密切相关,如高脂血症、骨关节病、皮肤病、心脑血管疾病,甚至恶性肿瘤等。俗话说“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邪致病的治疗并不容易。国医大师路志正擅长应用升阳去湿法治疗湿邪为病,还有针对不同季节而选用的特色药物。

    升阳除湿法的含义

    升阳除湿中的湿即是外感、内生的具有上述性质的阴霾之邪,含意甚广,包括水饮、痰浊、湿浊、湿热、瘀浊等。升阳除湿即通过升达阳气达到祛除湿邪的目的。此处的升达阳气主要有4个基本含义。

    升提阳气 脾胃阳气虚馁,升举阳气之法能使下陷之阳气得以复升,水湿自除。

    伸展阳气 湿阻阳气,气机滞塞,升降失谐,九窍不利,腠理闭塞,发散阳气则郁阳舒展,气机调畅,湿气得化。

    恢复升降之机 李东垣指出,“久不能升,是有秋冬而无春夏,乃生长之用陷于殒杀之气,而百病皆起。”阳(清)气升,浊气降,升降复,则神机化。

    长养阴阳之气 李东垣在《脾胃论》中引《黄帝内经》“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天”之语,指出所谓阴精乃“地之伏阴,其精遇春而变动,升腾于上,即日生发之气”,阳升湿化,阴津上承,阴阳之气,升降之序,升已而降,降已而升,周而循环,动之不息。

    升阳除湿法的适应证

    《脾胃论·序》有言:“遭壬辰之变,五六十日之间,为饮食劳倦所伤而殁者,将百万人。”在此背景下李东垣提出,“大抵脾胃虚弱,阳气不能生长,是春夏之令不行”,创立升阳除湿法以适应当时脾胃不足、湿浊下流的内伤脾胃证。

    路志正老师指出,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三餐无常,暴饮暴食,嗜食肥甘,以酒为浆,久坐少动,昼夜思虑,损脾伤胃;竞争激烈,精神紧张,情绪暴躁,容易激惹,土虚木乘,升降乖戾;久居空调,贪凉饮冷,纵欲过度,命门火衰,火不生土,故而导致内伤脾胃、脾阳不振,湿浊、酒毒、湿热内蕴,脾阳、肝气(阳)、清阳不升,继而出现阴阳两伤、燥湿互见、清浊相干、升降失调、五脏皆乱。

    因此,升阳除湿法在现阶段具有更为广泛的适应证及更加灵活的加减变化。路志正老师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妇科病等皆有运用本法的效案,抓住中阳虚馁不展、湿邪氤氲不散的病机是取效的关键。

    升阳除湿法的应用

    升阳除湿法运用之妙在于遣药配伍。由于内伤脾胃最易为湿邪所困,故风药多与补益健脾的药物联合使用,故补益药与升散药、升散药与燥湿药之轻重奇偶是处方的关键。如升散药小于补益药,欲升先补;升散药大于补益药,欲补先升;升散药小于除湿药,除湿为主,升阳为辅;升散药与除湿药相等,引而越之。

    路志正老师升阳除湿法中的风药专指气味轻薄、辛散上升之品,又把这些药物形象地与四季相合。

    ●风中之春剂:以春和清明为特点,药性温和而味薄,如防风、葛根、荆芥、荷叶等。

    ●风中之夏剂:以夏热酷烈为特点,药性温热,如升麻、柴胡等。

    ●风中之秋剂:以干燥凛冽为特点,药性温燥,如白芷、蔓荆子等。

    ●风中之冬剂:如严寒之猛烈,药性辛热,如羌活、藁本等。

    升阳除湿法在一年四时的运用各不相同。如春季用柴胡、防风、薄荷、生麦芽等,一则升清、展郁以除湿,且补肝之用,土得木之疏泄方能升降而无壅滞之虞。夏季用荷叶、青蒿、升麻、苍术等,运脾升清,清暑除湿。秋季用防风、荆芥穗、柴胡、桔梗等温润之品,升清阳,宣肺气,通调水道。冬季用羌活、白芷、细辛等,乃《素问》“湿淫于内,……以辛燥之”的基本含义,取其风胜则干之意。, 百拇医药(周育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