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社区医师》 > 2018年第9期
编号:13312887
阴阳五行学说与中医学的思维模式
http://www.100md.com 2018年3月5日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第9期
     摘要 中医思维方式是建构中医理论体系过程中理性认识的方法。本文从阴阳五行学说与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出发,梳理了其利弊之处,最后探讨了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阴阳五行学说;中医学;思维模式

    中医思维方式是建构中医理论体系过程中理性认识的方法。它以思想、判断、推理等方式反映人体的基本关系及其规律性。它是基于长期的医学实践,运用古代中国哲学和方法,采用古代天文学、日历、地理学、气象学、生物学、物理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

    阴阳五行学说与中医学的思维模式的基本概念

    阴阳五行学说的基本发展历程:阴阳理论和五要素理论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理论——简单唯物主义和自发辩证法的思想基础。阴阳是抽象的概念,代表了事物的相反性,也可以代表两物内在的统一。阴阳产生了人们对太阳的认识,向阳为阳,背光是阴。人们将从自然界的一般阴阳中延伸出来,使其成为一种多重性,可以用于生命、经济、文化、医药、政治等方面的哲学观念。在中医中,表现为急性、进行性、发热、功能异常等一系列的疾病为阳光;而慢性、退行性、缺乏性、功能衰退的一类疾病属阴。阴阳调和,适应阴阳变化,了解阴阳变化的真相,以求诊断和治疗疾病。人们对5项要素的理解来自于观察自然的想象力,水、火、木、金、土5个最基本的材料。五行理论是利用事物的5个要素属性分类和生克法来说明事物之间的关系。肝为木,心为火,脾为土,肺为金,肾为水。五脏内关系:肺肝,肝脾,心肺。中医的阴阳理论引进5项要素,以阴阳分类为依据,解释身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用5个要素来解释内脏与生理功能之间的关系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95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