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社区医师》 > 2018年第15期
编号:13306877
吉林旧志涉药文献的挖掘与研究(1)
http://www.100md.com 2018年4月16日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第15期
     摘要 吉林省作为北药研究基地之一,是我国重要的中药材产区,人参、鹿茸、关防风等作为东北代表性的药材行销海外,一直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在历史上,由于地理环境及一系列社会、历史因素的影响,东北地区相对封闭且开发较晚,本草专著中对本地药材记录甚少。本研究以现代吉林省行政区划为研究范围,广泛搜集本地区现存旧志,挖掘和整理其中涉及中药的文献资料,补正清代至1949年前吉林地区中药材的文献资料,为吉林地方药材的发展提供新的依据和素材。

    关键词 吉林;方志;中药;文献

    “府县有志,犹同之有史。”“志”有记录、记载、记述的意思。《说文解字注》:“志者,记也、知也。”《康熙字典》:“志,又记也,与志同,或作识。”顾名思义,地方志是记载一个地方各方面情况及事件的史志[1]。简称为地志、方志、地记等,由于其内容十分广泛,涉及理、工、农、医、文、史各个学科,有“地方百科全书”之称,也被比喻为“一座待开发的宝藏”。以1949年为划分时限,中国地方志被分为旧志与新志,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编纂的方志是新志,而1949年之前的为旧志[2]。近几十年来,人们在编纂新志的同时,有很多国内外文献学专家和学者也很重视挖掘旧志中的文献资料,与相关学科结合进一步研究。

    根据笔者在“超星发现”的检索结果,地方志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历史、地理方面,医药、卫生方面的研究仅占0.89%。香港学者邬家林等将在全国各地方志中记载的中药命名为“地方志中药”[3],认为应当大力加强地方本草与地方志中药的研究与开发利用。清代至1949年的吉林方志中,有大量中医药相关的文献资料,内容涉及本地药材、涉医习俗、医家医著、医学机构、卫生政策等多个方面,内容丰富全面、资料真实可靠。本次笔者将主要针对已挖掘的涉药文献进行研究。

    吉林旧志概况

    清军入关以后,将东北地区视为“龙兴之地”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07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