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社区医师》 > 2018年第15期
编号:13306935
推拿针灸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18年4月16日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第15期
     摘要 目的:探讨推拿针灸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16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研究组采用推拿针灸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生活质量和疼痛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针灸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 推拿针灸联合;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和久坐、重体力劳动、受寒、外伤等多因素相关,因病程长,治愈困难,为病患生活与工作均带来不良影响,因而尽早治疗非常重要。在保守治疗中,推拿、针灸联合应用效果好,且经济实惠,不会对病患造成严重创伤,受到临床工作者的认可。而本文则对接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推拿针灸联合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2015年10月-2017年2月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16例,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8例。其中男78例,女38例;病程1~11年,平均(7.1±0.3)年。均伴有腰腿疼痛、活动障碍等症状,查体顺腰椎棘突间隙及棘突旁进行按压压痛明显,疼痛常延牵伸至臀部及下肢,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均阳性,全经MRI或CT等影像学检查,排除良恶性占位性病变、明显严重的骨赘骨桥形成及骨质疏松等,L3-4椎间盘突出24例、L4-5椎间盘突出74例、L6~S1椎间盘突出18例;均满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研究組治疗方法:①推拿治疗:协助病患取俯卧位,并用?揉法顺病患腰部脊柱两侧从上至下推拿到下肢5~10 min,再顺病患腰骶部与下肢酸痛部位用拇指或肘尖部推拿按压5 min,对下肢外侧与后侧进行适力拍打,点阿是穴镇痛。后取仰卧位,用拇指南下肢到足三阳经从下到上用揉、推、按法多次推拿5 min,再嘱病患屈髋屈膝,操作者分别摇动左右髋关节各10余次;指导患者双手抓紧床头,操作者双手将病患足踝握住,慢慢用力牵拉,并行上下大幅度抖动;协助病患取侧卧位,患侧在上,患侧和腰成90。屈膝,操作者一肘将病患肩前部位顶住,另一肘将病患臀部顶住,反向用力,促关节发出弹响声;最后于病患腰臀部与患侧下肢以轻柔?、压、点环跳、昆仑、太溪、委中等穴位,1次/d。②针灸治疗:取穴为突出部相对应的夹脊、腰阳关、秩边、环跳、承扶、委中、阳陵泉、太溪、绝骨等。患者取俯卧位,取0.3 mm×50 mm一次性无菌针灸针,施予平补平泻手法,直刺或斜刺到得气,夹脊穴组辅以电针,针刺得气再与电麻仪相接,根据病情与接受度选择刺激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宜。所有穴位均留针0.5h,1次/d。对照组仅给予针灸治疗,针灸方法同上。以上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2个疗程,10 d为1个疗程。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定标准:对两组患者各自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与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生活质量进行比较。其中临床疗效的评定标准:①显效:自觉症状与临床病症消失,可正常工作、生活,直腿抬高试验>70°;②有效:自觉症状与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基本能复原工作,直腿抬高试验<70°;③无效:病情无改善或加重,需行手术治疗。疼痛程度根据可视化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定,总分10分,分值越高表明疼痛越明显。生活质量依照SF-36生活质量调查表进行评定,SF调查表涉及社会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等8个方面,总分100分,分值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好。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6.0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f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对比: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3.10%,其中显效40例,有效14例,无效4例;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72.41%,其中显效34例、有效8例,无效16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与疼痛程度评分对比: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均有所提高,疼痛程度得到改善,但研究组患者病情改善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l。

    讨论

    中医外治推拿针灸法是传承我国中医学精髓的特色疗法,囚其损害少、痛苦小、疗效确切,一致公认为本病的首选疗法[2]。从中医视角来讲,该病归属“痹证”“腰痛”范畴,病因病机为外伤、劳损、外感风寒湿邪及肝肾气血亏虚等,使经络痹阻不通,“不通则痛”“不荣则痛”而表现出腰痛及痛连下肢或酸麻胀等症状。

    传统的推拿针灸疗法有明显舒筋活络、缓急解痉、消肿止痛之功效,通过推拿手法的舒筋放松一牵抖调位一侧扳正脊等系列方法能让紧张或挛缩腰部及下肢肌肉、韧带、筋膜等得以舒展,让脊柱内外平衡恢复正常,突出的椎间盘和神经根位置得到相对“逃逸性”移动调整[3]。在用推拿针灸联合治疗本病时,所有病例都经过上级医院MRI或CT的扫描检查,排除了符合手术指征的病患,急性发作水肿期的患者1周内要求绝对卧床休息,给予对症消肿止痛治疗,1周后开始推拿针灸联合施治;恢复期症状缓解后指导患者进行腰背、臀部及下肢肌群的肌力强化练习。

    总之,推拿针灸联合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各发挥作用,展现优势,可取得满意的疗效,促进病患早日康复,基层医院也可推广应用,前景可观。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让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2]邵福元.颈肩腰腿痛应用诊疗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3]吴仁伟.针灸推拿联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12):82., http://www.100md.com(李江波 陈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