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社区医师》 > 2018年第21期
编号:13301512
溶血性输血反应在临床的诊断和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8年5月28日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第21期
     摘要 目的:探讨溶血性输血在临床上的诊断和反应。方法:用盐水介质法、凝聚胺法、抗一IgG+C3d凝胶柱卡式法和间接抗球蛋白试验试管法来判断输血前相容性配血实验会产生输血反应的原因,观察100例迟发性输血反应的患者对试验的反应。结果:940yo的患者是由患者杭-E与供者E抗原阳性红细胞相容性配血假阴性导致的。其中杭-E在不规则抗体中远远高于其他特异性杭体。结论:在配血时患者的抗-E血清和供者E/e抗原的反应用单一的方法存在不确定和不符合性,降低了交叉配血的准确性,是导致溶血性输血反应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溶血性输血反应;诊断;分析

    输血安全问题是关系患者生命安全的重大问题,同时也是临床医学非常关注的重点,因此必须确保输血过程合理、有效。输血安全的主要内容是防止发生输血传染病以及输血后产生不良反应,输血导致的传染病主要是指由于输了不健康的血而导致患者染上其他传染病[1]。而输血的不良反应指的是输血后出现过敏、发热等不良的反应。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因为在输血前血型的鉴定不正确而引起的速发性的输血反应目前已经非常少。现在大多数的输血不良反应是由受血者不规则抗体导致的。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本文分析了对输血不规则抗体的相关筛查、引发溶血性输血反应的主要原因等重要问题,报告女口下。

    資料与方法

    标本:主要来自2010-2017年各个三甲医院送往本研究站的患者或受血者的血液标本,每份标本采集不抗凝血以及EDTA抗凝血各1份。5000名阳性不规则抗体的患者,其中120例患者会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

    主要试剂与仪器:抗人IgG,抗人IgG+C3d和抗-C3(上海血液生物),红细胞谱细胞10个细胞组成的谱系,12个细胞组成的谱系,凝聚胺试剂;单克隆抗体试剂:抗-E、抗-e、抗-C、抗-c、抗-D,筛选细胞:上海血液生物生产的Ⅰ、Ⅱ和Ⅲ号筛选细胞。自动平衡离心机、医用低速离心机凝胶卡及卡式专用离心机

    方法:盐水法、直接抗球蛋自试验、间接抗球蛋白试验(IAT)、不规则抗体筛查及鉴定、红细胞Rh血型系统抗原鉴定,对之前采集的5000例患者的标本逐一进行试验,同时使用2种谱细胞。按照相关的试验流程和说明书中关于试剂的具体用法来进行试验。

    交叉配血方法:通过对300例具有抗-E患者的标本进行交叉配血后出现的反应进行比较,每份样本随机的选取10~20例供血红细胞进行。首先检测供者红细胞的RhE抗原,再对患者的血清和供者红细胞进行反应,分别采用盐水法、凝聚胺法、IAT凝胶柱卡式法和试管间接抗球蛋白法4种方式。患者抗一E血清与供者E和e抗原红细胞反应结果阳性和阴性相合者为符合,阴阳性结果不一致者即为不相符。

    统计学方法:利用盐水法、凝聚胺法、IAT凝胶柱卡式法和试管间接抗球蛋白法这4种方法对交叉配血的数据做比较,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25例输血反应患者诊断与分析:通过对125例输血反应的患者进行试验后,对这125例患者之中的118例存在抗-E的患者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有104例患者曾经有过输血的经历,而11例患者除了曾经输血之外还曾经有过妊娠。而只有3例患者没有发现明显的原因。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抗-E容易产生在之前有过输血经历的患者之中,因此导致了患者再次输血时会发现交叉配血困难的现象,因而会出现输血反应。

    患者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特异性鉴定结果:抗-E 3963例(68.1%),抗-D 699例(12%),抗-MIN 466例(8%),抗-C 116例(2%),抗-c47例(0.8%),抗-e12例(0.2%),抗-P16例(0.1%)。其中,仅在Rh系统中检出12例联合抗体,为抗-cE5例(0.09%),抗-DE3例(0.05%),抗-CE1例(0.02%),抗-Dc1例(0.02%),抗-DC2例(0.03%),见表1。

    讨论

    本文通过对出现输血不良反应患者120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94.4%的输血反应是由受血者自身抗-E导致,因此必须重视抗-E导致的输血不良反应。经过临床研究证实,抗-E和抗,D在中国人中出现的比例是一致的,尤其是具有输血史或妊娠史的患者容易出现抗-E[2]。和高加索白种人群相比,中国人由于输血、妊娠等出现抗-E的比例大大提升。因此,要重视对中国人输血抗-E及E抗原的研究。

    本次研究通过应用不同方法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证实,每种方法都存在不符合率,因此具有漏检可能性,还有不确定性。因此针对以前具有输血经历的患者如果采用一种方法实施交叉配血,非常容易引发溶血性输血反应。主要原因是抗-E会有不同反应,反应主要包括具有反应性的抗-E在盐水中会出现IgM特点,具有反应性的抗-E在抗球蛋白中会出现IgG特点,或者两种特点都有。使用单克隆抗体试剂鉴定,能够发现供血者红细胞具有E抗原阴性,通过和不同细胞反应鉴定出受血者抗体为抗-E,在配血过程中观察到在抗球蛋白中会出现明显的凝集反应。从E抗原和抗-E之间反应的强弱分析,证明抗-E多样性特点,其他研究也说明E抗原也有其他多种变异特点。通过对比中国人和高加索白种人基因不同结构发现,RHCE基因和CE抗原结构是明显不同的,这些还需要再深入研究。由于E抗原和单克隆试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E抗原也有变异特点,抗-E也是非常多样的,因此在进行交叉配血过程中绝对不能只使用一种方法。但是另一方面,因此我们还对目前输血过程中抗体变化机制不了解,所以只依靠不同配血方法防止出现输血风险也是暂时方法,需要对中国人的E抗原和抗-E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才能真正确保输血的安全性。

    通过对本地区近几年来的125例输血反应进行的统计,发现大约94%的患者是因为受到抗-E引起的输血反应,因而由抗-E引起的问题是最应该值得重视的问题,同时还发现中国人中产生抗-D和抗-E的比例几乎差不多,并且都是由于之前有过输血或者妊娠的情况才会产生抗-E,而白种人主要是由RHD抗原的刺激而产生的抗-D,而且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中国人比白种人更容易因为输血和妊娠的原因而产生抗-E,说明这我国研究抗-E以及其抗原是非常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季阳,郑忠伟,庄文.保障我国输血安全的策略和措施[J].中国输血杂志,2007,20(5):359-361.

    [2]刘国英,邢培清,张淑琴,等.郑州地区免疫性输血反应调查[J].中国输血杂志,2010,23(7):540-541., 百拇医药(欧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