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社区医师》 > 2019年第8期
编号:13390735
儿科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及合理用药干预
http://www.100md.com 2019年2月26日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8期
     摘要 目的:对儿科药物不良反应(ADR)进行监测,并对其采取合理用药干预。方法:收治患儿126例,回顾性分析临床一般资料,总结ADR好发的年龄阶段及涉及药物种类,给予合理用药干预。结果:发生ADR的患儿在4-7岁(45.24%)显著高于其他年龄阶段患儿;ADR累及的主要区域为皮肤组织(86.51%),其次为消化系统(5.56%)及神经系统(3.97%);ADR涉及的药物种类中,抗菌药物占75.39%(95/126),显著高于中成药的17.46%(22/126),抗菌药物中注射用头孢西丁钠引起不良反应占34.92%,显著高于其他注射剂。结论:4-7岁的儿童是ADR的多发年龄阶段,注射性抗菌药物是引发ADR的主要药物种类,临床上应采取合理用药干预。

    关键词儿科;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合理用药干预

    婴幼儿患者的脏器功能发育未健全,对药物较为敏感,药物剂量的使用较难控制,且药物在机体的代谢较慢,机体肾脏排泄功能差,药物易通过血一脑脊液屏障,因此婴幼儿接受药物治疗时,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率较高[1]。儿童作为特殊用药群体,儿科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及安全性均与患儿身体健康相关,ADR的发生会影响患儿机体健康,严重者可能会威胁到患儿生命安全,因此加强临床合理用药监测十分关键[2]。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26例儿科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分析其ADR好发年龄阶段、对机体组织器官的危害及涉及药物,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结果如下。资料与方法

    2016-2018年收治儿科患儿126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78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