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医生·上半月》 > 2011年第5期 > 正文
编号:12290627
住院精神病患者抗抑郁剂应用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1年5月1日 杨琳 郭凤霞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评价精神科住院患者抗抑郁剂的适应症、使用状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2010年度青海省第三人民医院住院患者中使用了各种抗抑郁剂的167例患者诊断、用药种类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抗抑郁剂主要用于情感性精神障碍(63.47%),其次是精神分裂症(20.96%)、神经症(13.77%),少部份用于脑器类精神障碍(1.2%)、进食障碍(0.6%)。采用频度最高的是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55.09%),其次是其他新型抗抑郁剂(24.55%)、传统抗抑郁剂(20.36%)。结论:临床已经从传统抗抑郁剂转为以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ls)及其它新型抗抑郁剂为主流的药物治疗方案。

    【关键词】住院精神病患者;抗抑郁剂;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R749.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5-01

    11-02抗抑郁剂是一种主要用于治疗各种抑郁状态的药物,随着近年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ls)等各种新型抗抑郁剂的出现,抗抑郁剂的使用范围也逐渐扩大,为了解这些发展变化趋势,通过用药频度、诊断等分析,对抗抑郁药物的适用范围、临床应用趋势进行评价。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随机抽取对2010年度青海省第三人民医院住院患者中使用了各种抗抑郁剂的167例患者进行调查年龄最大72岁,最小18岁,平均45岁。均符合CCMD-3精神科诊断标准[1]。

    1.2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年龄、性别、诊断、用药种类等情况逐一进行调查,数据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一般情况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共167人次,见表1。

    本文调查结果显示,抗抑郁剂在精神科使用非常广泛。从20世纪50年代出现第一个抗抑郁症药丙咪嗪以来,抗抑郁剂的研究开发飞速发展。抗抑郁剂的使用(适应症)范围逐渐扩大。除了主要用于治疗抑郁外,也用于神经症(如:社交恐惧症、强迫症、广泛焦虑症、惊恐障碍、持续的躯体形式的疼痛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儿童多动障碍、边缘性人格障碍,同时对心理因素相关的生理障碍及器质性精神障碍有效,如:睡眠障碍、早泄、经前期综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等[2]。不同类型的抗抑郁剂有不同的用途,三、四环抗抑郁剂主要对边缘性人格障碍、强迫症、惊恐障碍、慢性疼痛和特发性三叉神经痛有效,应用较多的是丙咪嗪、阿米替林、氯丙咪嗪、多虑平等。这些药物由于可能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和体重增加而受到限制使用[3]。SSRIs是研究最多的一类药物,对上述各种用途均有研究,且疗效较好。其中研究较多的是氟西汀、左洛复、兰释、赛乐特。其它新型抗抑郁剂中研究较多的是文拉法辛,它对上述各种用途的研究有较好的疗效,并且副作用少,起效快。

    本研究结果与上述结果大致一致,从分类诊断来看,抗抑郁剂的使用范围(适应症)有三大类,主要用于情感性精神障碍(63.47%)、其次是精神分裂症(20.96%)、神经症(13.37%)、少部份用于脑器类精神障碍(1.2%)、进食障碍(0.6%)。从具体疾病诊断来看,抗抑郁剂大约有一半用于治疗抑郁发作,另外,传统抗抑郁剂还可以用于治疗焦虑、强迫症、应激相关障碍、精神分裂症辅助治疗。SSRIs应用最广,还可以用于治疗焦虑、恐怖症、强迫症、精神分裂症伴发强迫、神经性贪食、神经性厌食、器质性抑郁、偏执状态辅助治疗。其它新型抗抑郁剂也可以用于焦虑、精神分裂症伴发强迫、器质性抑郁、偏执状态辅助治疗。

    本研究中抗抑郁剂未见用于儿童多动障碍、边缘性人格障碍、性功能障碍,这可能是因为这类患者很少就诊于精神科专业门诊。

    另外,本文调查结果显示:抗抑郁剂主要有三大类,其中采用最频繁的是SSRIs (55.09%),其次是其它新型抗抑郁剂(24.56%)、传统抗抑郁剂(20.35%)。SSRIs使用最为频繁。适用于各种抑郁急性期、维持期治疗,也用于强迫、焦虑、恐怖、疑病、进食障碍等,靶症状广泛;与其它药物相互作用少,药物副作用很少,几乎没有任何类似传统抗抑郁剂的严重副作用,所以耐受性好,适用人群范围很广;服用方法方便,维持方法简单,依从性好。

    总之,临床抗抑郁剂应用(适应症)范围逐渐扩大,成为治疗抑郁症及相关疾病的一线药物,并且已经从传统抗抑郁剂转为以SSRIs、其它新型抗抑郁剂为主流药物治疗方案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4720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