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医生·上半月》 > 2011年第9期 > 正文
编号:12287347
自拟三拗温胆僵蝉汤治疗喉源性咳嗽80例(1)
http://www.100md.com 2011年9月1日 陈昌荣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观察自拟三拗温胆僵蝉汤治疗喉源性咳嗽的疗效,为本病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2007年8月~2010年12月收治的喉源性咳嗽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头孢克洛干混悬剂。观察组患者给予口服自拟三拗温胆僵蝉汤,连续治疗10d,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 对照组治愈50例,好转17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83.75%。观察组治愈62例,好转1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3.75%。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胃肠道反应12例,过敏性皮疹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75%。观察组出现胃肠道反应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自拟三拗温胆僵蝉汤治疗喉源性咳嗽,可以取得较好的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喉源性咳嗽;中医疗法;三拗温胆僵蝉汤

    【中图分类号】 R255【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7-8231(2011) 09-1047-02

    喉源性咳嗽是以咽痛、咽痒咳嗽、咽部黏膜慢性充血、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症候群,一般由感冒、慢性扁桃体炎、龋齿等因素诱发。喉源性咳嗽在临床较为常见,其病程较长,治疗较困难。笔者于2007年8月~2010年12月运用自拟三拗温胆僵蝉汤治疗喉源性咳嗽患者80例,旨在探讨对喉源性咳嗽的治疗方法,以期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本研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深圳市宝安区福永人民医院2007年8月~2010年12月收治的喉源性咳嗽门诊患者,共160例。临床表现以咳嗽为主,咽痒即咳,呈阵发性,甚或痉挛性;无痰或仅有少量粘稠痰不易咯出而频频清嗓;每因遇冷空气、烟雾、油烟、异味而诱发加重;或说话稍多即加重,饮水或可暂缓,或无规律可言,间歇期如常人。体检无阳性体征,或仅见咽部充血、悬雍垂水肿、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各项辅助检查无明显异常,或仅X线摄片可见肺纹理增粗。同时排除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男44例,女36例;年龄9~65岁;病程8天~6个月,以2~4周为多;其中71例患者此前经过抗生素或止咳药治疗,其余9例患者为首次治疗。观察组男45例,女35例;年龄8~66岁;病程7天~6个月,以2~4周为多;其中72例患者此前经过抗生素或止咳药治疗,其余8例患者为首次治疗。两组患者从年龄、性别、临床症状、既往用药史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头孢克洛干混悬剂,20mg/(kg·d),分3次服用。观察组患者给予自拟三拗温胆僵蝉汤口服。处方组成:炙麻黄6~10g、杏仁6~10g、枳壳6~10g、竹茹6~15g、法半夏6~12g、陈皮3~10g、茯苓10~30g、桔梗6~10g、僵蚕6~10g、蝉蜕3~10g、甘草3~6g。根据患者年龄、性别、体质等个体差异选择剂量。根据患者伴发症状酌情加减:受凉后咳嗽加重、伴有鼻塞流涕者,酌加荆芥(后下)、防风;湿邪重、舌苔白腻者,酌加薏苡仁、砂仁;夜晚咳嗽较甚者,酌加黄柏、远志;伴有咽痛充血者,酌加射干、桔梗;伴有口苦、咽干者,酌加柴胡、黄芩;伴有胸闷者,酌加前胡;咳甚气喘者,酌加苏子;咽痒甚者,酌加牛蒡子,加大蝉蜕用量。上药1剂/d,水煎两次至约400ml,分早晚2次温服。服药期间忌食生冷、鱼、虾、蟹、辛辣刺激性等食物[1]。连续治疗10d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

    1.3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中咳嗽病的疗效标准。

    治愈:治疗10d后,咽痒、咳嗽等临床症状消失,咽部充血等临床体征消失;

    好转:治疗10d后,咽痒、咳嗽等临床症状减轻,咽部充血等临床体征改善;

    无效:治疗10d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

    总有效率=(治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以百分率(%)表示。

    1.4 统计学方法

    全部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比较

    经过10d的治疗后,对照组患者中治愈50例,占62.50%,好转17例,占21.25%;无效13例,占16.25%,总有效率为83.75%。观察组患者中治愈62例,占77.50%,好转13例,占16.25%,无效5例,占6.25%,总有效率为93.75%。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12例,过敏性皮疹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75%,停药并经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观察组患者出现软便、纳差等胃肠道反应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5%,经调整药味组成和剂量后症状消失。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3 病案举例

    病案一:彭某,女,20岁,大学生,2009年5月2日就诊。患者主诉咽痒、咳嗽3周。3周前因运动后受凉引起发热、鼻塞流涕、咳嗽,经学校医务室治疗3天,发热、鼻塞流涕等症状消失而咳嗽加重,自服多种抗生素、止咳药物及宣肺止咳中药5付,仍咳嗽不止。现诊症见:咽部干痒、咳嗽,咯少量黄粘痰,口苦,夜间咳嗽加重。咽部检查见咽部轻度充血,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舌质红,苔薄黄,脉滑。诊断为喉源性咳嗽,证属痰湿化热夹风,壅结咽喉。治宜清化痰热,祛风止咳。予三拗温胆僵蝉汤加味治疗:炙麻黄9g,杏仁10g,枳壳10g,竹茹15g,法半夏10g,陈皮6g,茯苓15g,僵蚕10g,蝉蜕10g,黄芩10g,桔梗10g,生甘草6g。服药3剂后,咽痒咳嗽基本消失,出现纳差等不良反应,将上方去黄芩后继续服用5剂,不良反应消失,病告痊愈,随访3个月未再复发。

    病案二:李某,男,44岁,工人,2008年4月8日就诊。患者主诉咽痒、咳嗽3个月余。既往有咳嗽病史,后经抗生素治疗后痊愈,本次发病为3个月前于工作过程中误吸入少量氨气导致咽喉部充血、水肿、疼痛、咳嗽、声音嘶哑,经对症治疗后声音嘶哑、疼痛等症状好转,咽痒、咳嗽症状持续。经现诊症见:咽部瘙痒、阵发性咳嗽,咽部检查见咽部轻度充血水肿。口苦,舌胖大,边缘可见齿痕。苔白腻,脉滑。诊断为喉源性咳嗽,证属脾虚湿盛,壅阻咽喉。治宜健脾祛湿,止咳化痰。予三拗温胆僵蝉汤加味治疗:炙麻黄10g,杏仁10g,枳壳10g,竹茹15g,法半夏10g,陈皮10g,茯苓15g,僵蚕10g,蝉蜕6g,牛蒡子10g,薏苡仁30g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570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