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医生·上半月》 > 2011年第11期
编号:12285837
真菌性角膜炎23例临床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1月1日 《心理医生.上半月》 2011年第11期
     【摘要】目的:针对真菌性角膜炎的治疗方法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入院治疗的23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进行临床疗效的观察。结果:23例患者中,治愈为17例,占74%的比例,有4例获得好转,占18%的比例,有2例治疗无效,占8%的比例。结论:对该疾病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这样才有利于真菌角膜炎的治疗,减低因该病导致的失明率。

    【关键词】真菌性角膜炎;临床疗效观察;治疗方法

    【中图分类号】R772.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1-1841-01

    1 感染真菌性角膜炎的原因

    在正常的情况下,这种疾病是不会那么被容易感染的,但是,如果长期地使用抗生素一类醇激素以及发生眼外伤、眼膜炎症后眼睛出现干涩等状况下,就容易使非致病的真菌转换为致病性的真菌,引起角膜继发性的感染。另外,如果眼角膜被真菌污染过的植物扎入或者划伤,比如枯枝,麦秆等,均有可能引起真菌感染。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引起真菌感染的有菌种多样,常见的有头孢菌、镰刀菌以及白色念珠菌等[1]。

    2 感染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表现

    患者感染真菌性角膜炎后,主要有以下临床表现:(一)真菌性角膜炎的起病较为缓慢,而且病程的时间较长,一般可以长达2~3个月,经常会在受伤后几天时间内出现角膜溃疡的症状。早期的临床症状一般较轻,患者眼内会有异物的感觉,疼痛怕光,而病灶的症状表现则要明显很多。(二)由于引起真菌性角膜炎的致病细菌种类有多种,因此,其表现出来的形态也大不相同。早期的角膜溃疡是浅在性的,表层有一点状结节样的浸润,颜色呈现乳白色或者灰白色的混浊状态。形状的表现形式并不规则,其表面是粗糙不平的,具有干性感,并且跟健康的角膜界限分得较为清楚。一般坏死的组织不具备粘性,容易将其去掉。如果是属于深在型的眼角溃疡,往往患者的自我感觉症状较为严重,其呈现形式为“牙膏”或者“舌苔”状,且高于眼角膜的表面。它的基质有大量菌丝在繁殖,侵润表现得较为密集。还有的时候在溃疡的边界地方会出现浅沟。当溃疡不断向更深处发展的时候,已坏死的组织就会脱落,眼角膜会被穿孔或者出现“漏水”的症状。如果在坏死的眼角膜中夹带有虹膜组织,那么就可以判断溃疡已经出现穿孔了[2]。

    3 临床资料

    3.1 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为15例,女性为8例,年龄段处于17~55岁。有农民10例,挖煤工人5例,住房装修工人4例,清洁工人3例,学生1例。其中有15例是有明显外伤,5例是有隐匿外伤史,没有外伤史的为3例。所有患者的发病均为单眼。

    3.2 临床诊断的依据

    在临床上,以出现以下症状作为诊断的依据:(一)患者的症状体征出现分离,自觉的症状不重,但病灶较为严重。(二)患者有过眼角膜的外伤史,使用了抗生素药物和激素的时间超过了3个月。(三)使用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发现,患者的角膜表面是干性溃疡,出现树根状的卫星灶分界沟,免疫反应环内有皮斑,前方有积脓。(四)涂片时发现有真菌菌丝或者袍子的存在[3]。

    4 治疗方案

    选用50 g /L国产的聚维酮碘溶液,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稀释为不同的浓度。第一步要将角膜溃疡这一“苔垢 ”用消毒过的刀片清除掉,若苔垢被刮下来后,溃疡的颜色较淡,说明目前角膜溃疡是浅在性的。如果溃疡的颜色浓淡不一,说明了目前角膜溃疡是属于深在型的。将5 g/L的聚维酮碘溶液来冲洗患者的结膜囊,若病情较轻者,为1次/ d,若病情较为严重者,可 2次/ d。如果患者出现轻度的刺激症状,需要持续2~4周用3g/L的聚维酮碘溶液冲洗结膜囊。如果溃疡的表面“苔垢”较为疏松,那么就需要先用消毒刀片将这一“苔垢”清除干净后用10 g/L的聚维酮碘溶液涂抹溃疡的表面,然后再用生理盐水来冲洗结膜囊。患者需全身静脉滴注2 g/L的氟康唑100 m l, 2次/ d ,以15 d作为一个疗程,同时要用0.5%的氟康唑眼液滴眼,期间患者要定期检查肝功能的状况。对于常规使用的抗生素或非甾体类的消炎眼药水要每日四次;如果患者有前房积脓的症状,就要在结膜下每日注射氟康唑3 d。对于被怀疑为细菌感染的患者,要外加使用广谱抗生素;如果经诊断怀疑患者被合并病毒所感染,那么还要采取抗病毒的治疗。待患者的病情有所好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减轻使用的药量,等到角膜溃疡已经全部愈合时,还需要持续用药两周来巩固[4]。

    5 治疗结果

    已治愈的17例表现: 溃疡基本愈合,刺激的症状已经消失,荧光染色呈现阴性,前房的积脓和角膜的水脓症状都已消失;有好转的4例表现:溃疡有了大部分的愈合,刺激症状有所减轻,前房的积脓症状已经消失或者减少了大部分。2例无效的表现:溃疡症状无好转甚至扩大了,前房的积脓完全没有改善,眼部刺激症状不时发生。

    6 讨论

    真菌性角膜炎的致盲率较高,早期的诊断较为困难,加之临床上又缺乏有效的抗真菌药物,治疗起来有较大难度。该疾病的一个主要表现特征就是眼部的玻璃体有积脓症状,但是常常由于没有愈合的角膜溃疡所遮挡而不被轻易发现,错过了眼内注药和玻璃体切割的最佳时期,最严重的后果就是因治疗无效而作眼球摘除手术[5]。

    真菌是微生物中的一种,在自然界普遍存在。真菌性眼角膜的发生常常与外伤有关,而一些外伤的发生常常是植物所致,如果对一些外伤不予以关注,就很容易诱发该病。另外佩戴隐形眼镜也是引发角膜疾病的原因之一,因为使用隐形眼镜的过程中镜片很有可能就已经在空气中受到了污染,而使用者又直接将镜片放置在眼球,就很容易使眼部感染细菌。在发病人群中,农民最为容易感染,因为他们常常在野外务农,每天接触大量的植物,比如麦秆、稻谷、树枝,这些作物常常存在大量的真菌,如果被划伤,感染的几率是很高的。加上部分患者缺乏相关意识,在发病早期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是滴用些普通的眼药水,直到病情严重才想到要到医院治疗。因此,为了减少真菌性眼角膜疾病的发生率,一定要加强个人的防护,同时针对发病率较高的广大农村,要进行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教育,以减少因该疾病发生。

    参考文献

    [1] 凌新勇.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观察与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 2011, (07) 

    [2] 马灵军,张丽娟,贺丹,郝继龙,王晓东.吉林省真菌性角膜炎病原学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9, (01) 

    [3] 石景春.真菌性角膜炎的诊断与治疗探讨[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 (13) . 

    [4] 刘昭升,谢素贞,闫蕾,吴护平,许芬芳.福建地区真菌性角膜炎的流行病学研究[J]国际眼科杂志, 2009, (05) 

    [5] 周淑英,郝志鹏. 真菌性角膜炎联合治疗疗效观察[J]河北医药, 2011, (03) ., 百拇医药(农作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