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医生·上半月》 > 2011年第11期 > 正文
编号:12285862
江都区邵伯镇5岁以下儿童死因状况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1月1日 陈爱萍
第1页

    参见附件。

     【中图分类号】R1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1-1859-01

    为了解我镇2007年—2011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死亡率变化趋势,确定今后儿童保健工作重点和优先解决的问题,对我镇2007—2011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来自2007-2011年上报的儿童死亡报告卡及死亡个案调查。每年进行2次出生死亡漏报调查,资料具有真实性、可靠性。

    1.2 方法

    按《江苏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进行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死亡调查表我院统一按要求填写

    2 结果

    2.1 2007—2011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 。

    邵伯镇2007-2011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比较

    2.2 婴儿死亡原因分析

    婴儿死亡原因为:先天性心脏病2例,早产和低出生体重1例,意外窒息1例,病毒性心肌炎1例,婴儿死亡中以先天畸形为主要原因。0—4岁儿童死亡原因:车祸1例,肿瘤1例,原因不明1例。

    2.3 儿童死前保健服务

    5岁以下儿童在医院出生8例;死于家中4例,途中死亡3例,死于医院1例。死前在县级以上医疗机构治疗的占50%,在乡级卫生院治疗的占37.5%,未就医的占12.5%。

    3 婴儿死亡率是国际社会公认的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居民健康和卫生保健事业的重要标志从本资料来看,在5岁以下儿童死亡构成中,婴儿死亡占62.5%,说明年龄越小,抵抗力越弱,死亡率越高。调查表明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关键是降低婴儿死亡。因此在儿童保健中,要把婴儿保健作为重点,认真搞好高危孕产妇筛查及管理,降低高危儿的出生及死亡。

    统计资料表明:早产和低出生体重、意外死亡、出生窒息、先天异常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基层儿童系统管理,进行ARI的预防及监测、降低呼吸道疾病的发生,提高高危孕产妇及高危儿的管理率,认真做好围产期保健,识别处理好围产儿异常的诊治、筛查和及时转诊工作,提高产、儿科技术质量是降低婴儿死亡的基本环节。开展群众性的安全教育和强化社会管理,做好家长的安全教育,避免意外死亡的发生。

    

    (接1858页)

    经省级专家组诊断的17例AFP病例当中有5例为病毒性脑炎[8]。各地可根据乙脑等病毒性脑炎发病率,将病毒性脑炎列为监测病种。

    2.7 加大对临床医生培训力度

    提高临床医生对AFP病例的识别诊断能力,增强责任感,这是减少AFP病例漏报的关键,尤其要将就诊率高的县级医疗机构的临床医生作为培训的重点。另外防疫机构加强主动监测是一个再宣传、再培训、再强化临床医生报病意识的良好机会.培训对象除了儿科医生外,还应加强对内科、传染病科、神经科等相关科室的培训,以全面提高医务人员AFP病例报告意识,进一步提高AFP病例报告的敏感性、特异性。

    加强对村、镇临床医生的培训,以能及时发现和诊断、报告AFP病例,提高监测系统敏感性、及时性,促进工作全面均衡发展。

    2.8 加强对基层卫生防疫部门专业人员的督导

    指导基层基层卫生防疫部门专业人员掌握主动监测与主动搜索的正确方法,提高主动监测与主动搜索工作质量,使主动监测与主动搜索工作落到实处。

    2.9 卫生防疫部门应加强主动监测与主动搜索

    卫生防疫部门应加强自身工作的主动性,要充分认识到主动监测是及时发现AFP漏报病并进行补救的一项措施。定期及时到医院AFP病例主动搜索可以减少漏报,对提高主动监测质量有重要意义。

    2.10 进一步提高家长保健健报病意识

    麻痹后及时就诊率、群众保健报病意识较低,应应进一步提高家长报健报病意识。麻痹发生后,及时就诊、报病是及时发现AFP病例关键的第一步。另外,在保护隐私情况下,以AFP病例作为宣传疫苗接种知识,可能起很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国2006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系统运转情况分析[J]. 2006,12

    [1] 内蒙古自治区2009年急性弛缓性麻痹币管理监测系统运转情况分析[J] 2009,12

    [1] 何绍青,江丽.昆明市2004年-2008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结果分析[J].卫生软科学,2010,24(6):535-537.

    [1] 黄丽萍.2001-2006年X江市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分析[J].预防医学论坛,2008,14(6):563-564.

    [5] 李延学,马运葵,祁昆,等.玉溪市2003-2005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分析[J]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113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