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 2010年第1期
编号:12047862
近年来关于五输穴与十二经脉经气流注关系观点的研究概况探讨(1)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月1日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0年第1期
     【摘要】:本文针对五输穴循行与十二经脉经气循行的“矛盾”之处进行了探讨,对现今为止针对该论点的主要认识观点进行总结归纳,并对每一种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其意义在于为五输穴的治疗作用提供更直接、合理的理论基础,抛砖引玉,为进一步研究五输穴起到一定的导引作用。

    【关键词】:五输穴;十二经脉;气血循行

    【中图分类号】R2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 (2010) 02-005-4

    五输穴五输穴是指分布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井、荥、输、经、合五穴。五输穴是临床中应用最广泛、作用最具代表性的特定穴之一,无论从单一腧穴的固有特定治疗作用还是间接的补母泻子法乃至子午流注按时取穴都体现了五输穴与其他特定穴的不同。目前,从文献中可以看出五输穴的理论和研究已较为深入,相应的报道也较为丰富。五输穴理论首见于《灵枢•九针十二原》“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以上下,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腧,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腧也”。对于五输穴的认识,古人将经气运行情况,用自然界流水作比喻,说明经气运行好象自然界的水流从小到大,由浅人深。五输穴的顺序,按《灵枢•九针十二原》“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的描述,不论阴经、阳经都始于四肢末端,从远到近,向上逐步深入。五输穴的走向是单方向的、向心性的。而《灵枢•经脉》论述十二经脉的走向有顺有逆,有离心有向心。《灵枢•逆顺肥瘦》概括为“手之三阴,从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十二经脉气血在人体循环,构成了一个“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的循环径路。五输穴脉气流注与十二经脉经气流注是否矛盾,两者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呢? 对此,笔者检索了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1989—2009年20年间有关五输穴的文献及诸多相关书籍,现对其进行整理归纳如下。

    至今为止,关于五输穴的脉气流注与十二经脉经气运行的关系,有多种各不相同的观点,现就至今为止的几种主要观点归纳如下,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1与十二经脉的标本根结理论有关[1]

    经络学说以四肢为根、为本,头身为结、为标。十二经脉的“本”都在四肢下端部位,“根”即系四肢末端的井穴,。五输穴是由本、根部开始依次向上排列的。《灵枢》有专篇说明肘膝以下的五输穴为“本输”,而本输即为经络之气外发于四肢的重要部位。六经根结中所述的根、溜、注、入,其根即井穴,溜即原穴,注即经穴或合穴。故认为,五输穴的分布和排列是标本、根结理论的具体体现。

    2十二经脉的另一循行路线[1]

    根据《灵枢•邪客》记载,手太阴之脉及心主之脉的循行路线皆从手指末端开始。此外,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中,除少一条手厥阴心包经外,其余经脉循行方向均由四肢走向头身。故推测古人早期认为经脉的循行是从四肢末端开始的,在以后逐步完善的过程中才发展为《灵枢•经脉》的十二经循行理论。而《内经》在成书时将这两种循行兼收录,故书中有两种循行路线的出现。因此主张,两种循行路线可以并存,不必强求将两种循行理论统一起来。

    此种观点,表面上看起来符合逻辑,但是从事实角度来说,经脉中经气循行定然有一定客观规律,不是依据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的,因此,该说法缺乏客观性,缺乏足够的说服力。

    3五输穴的排列顺序正是体现中医天人合一整体观的一个典型代表

    丁放,史炜[2]认为,《内经》在阐述人体与自然界的关系时论述道“人禀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认为经脉中的经气其最根本的气是天地之气,天地之气会合进人人体,形成人体最原始的经气,而四肢手足的末端正是天地之气汇合进入人体的地方,正是经气最初开始的地方,故为根、为本,进一步流行会合人体自身之经气,因此水流逐渐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至脏腑则象汇入大海一般。并认为五输穴中运行的是本经经脉的经气,而十二经脉气血流注指的则是人体内部微观环境中的另一个循环,两者没有必然的联系,故也不存在矛盾可言。五输穴从四肢末端向肘膝关节方向向心排列,正体现了古人天人合一,“人禀天地之气生”的学术思想,是中医天人合一整体观的一个具体体现。

    该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人体四肢末端为最原理人体中心的地方,与外围环境接触十分密切,人体与自然界的物质交换至今亦未完全阐明。但是,五输穴的位置与十二经脉的循行线路是重合的,两者之间所运行物质不一样也没有足够的依据,且生活中的断肢患者仍然可以活得很健康,若说五输穴内运行本经经气则不能解释这一现象。

    4因气血流注的物质基础(营卫气血)及范围不同,十二经脉的经气存在着十二经脉依次循行及五输穴经气循行等三条不同的路径

    唐卫华[3]认为十二经脉气血流注理论与标本根结理论、五输穴理论所提出的气血流注方式产生差异的根源在于营卫气血在全身、局部运行的不同。通常所说的十二经脉气血流注是根据营气是从手太阴肺经出发而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的,而营气注于脉中即化生为血,营气是脉中的主要物质,营气和血不可分离,故又合称为营血。这样,营气的运行路径即是十二经脉的气血运行路径。同时,作者指出,卫气是以一条经脉作为一个独立的运动轨迹,卫气分别在这左右各十二个运动轨迹中周流不休而在一昼夜的时间内循行于身五十周。六阳经脉的循行路线是从头走四肢末端,又从四肢末端走头,头为六阳经脉六个运动轨迹的交会处。六阴经脉的循行路线是从胸腹(五脏)走四肢末端,又从四肢末端走胸腹(五脏),胸腹(五脏)为六阴经脉六个运动轨迹的交会处;还指出头面部和四肢末端腧穴的卫气较为旺盛,刺之容易调动卫气的积极性,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外界刺激的能力,所以其治疗效果较佳,治疗范围较广;因此才会出现头面部和四肢末端的腧穴疗效较好这一现象。并认为标本根结理论是根据卫气在十二经脉分部循行子系统中的运行情况,即根据卫气在每一条经脉中的运行方式来确定的,并用以重申卫阳的重要性。而五输穴理论是标本根结理论在针灸临床中的具体表现,是在根结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的四肢远端腧穴的重要性,说的是随卫气而运行的在单一的一条经脉中的气血(主要是血)的运行方式。

    关于此论点,《素问•五脏生成》:“人有大谷十二分,小溪三百五十四名……此皆卫气之所留止……”。《灵枢•经脉》又有:“卫气先行于皮肤,先充络脉”。说明卫气与经脉、腧穴有密切关系。卫气的性质“慓疾滑利”其弥散性强,可以不受经脉的约束和局限而扩散到脉外,故有“营行脉中,卫行脉外”之说。尽管卫气的循行路线有不同说法,但对卫气先运行及分布于四肢的看法还是趋向一致的。如《灵枢•邪客》:“卫气者,出其悍气之慓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又如《素问•阴阳应像大论》言:“清阳发腠理”、“清阳实四肢”。据此,可认为:卫气的运行、分布,基本上与五输穴在四肢之所出、所溜、所注、所行、所入的排列相当。

    5五输穴是生物全息律的一个具体应用[4]

    人体生息论主要是说人体的某一局部区域是整体的缩影,包含有整体全部信息量,我们可以通过局部探求或控制整个机体的功能状态,医学上利用全息律可以诊治全身性疾病于局部。五行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五行互藏原理认为,由于木火土金表五行之间相互生克和相互渗透作用,使每一行都包含有其他四行的成分,同时又被包含于其他四行之中。通过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进行了大量的、系统的观察,将脏腑、官窍、五体配属五行,而将人体联系成为一个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从而实现了人体与宇宙之间的全息性联系。五输穴的五行配属关系,使五输穴成为一个完整的五行子系统与脏、腑、组织、器官等构成的其他五行子系统相互作用、相互包容,达到局部与整体的共构,形成五输穴的全息理论,经络中的经别起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上,可与起于四肢肘膝以下的五输穴流注之气血相接续,而十二经别是沟通表里关系和加强脏腑间的联系,故五输穴可与全身的脏腑组织器官建立起广泛的联系。《内经》在分析全身各部间的关系时,还有标本、根结理论,其中的根部、本部即是五输穴所在的部位,显示了五输穴局部在整体中的重要地位,也为五输穴反应和影响躯体整体的功能状态提供了理论依据。, 百拇医药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