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 2010年第3期
编号:12041035
甘肃省中草药资源的开发利用历史沿革
http://www.100md.com 2010年3月1日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0年第3期
     【摘要】:本文简要报道甘肃省中草药资源的开发利用历史,提出重视对民间医药的整理发掘。

    【关键词】:甘肃;中草药;开发利用;历史

    【中图分类号】R2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06-153-2

    我国对中医药资源开发利用源远流长,先秦时期的诗歌总集《诗经》,战国时期《楚辞》中记录药用植物的形态、生镜、采收、栽种性味功用,反映了当时的民间药用习俗和认识水平。自我国第一部本草专著“神农本草经”后,历代政府重视中草药的发掘与整理工作,通过医药学家汇集、增补和完善,逐步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体系,出现了举世闻名的《本草纲目》等不朽的巨著,历代相承,日渐繁富。这是我国劳动人民认识、发掘和利用中药资源防病治病实践经验的真实写照,浩瀚的文献反映了我国文化遗产组成部分中医药的博大与精深。本文追溯甘肃中草药的沿用历史,叙述甘肃省中药资源开发过程。

    1甘肃中草药资源的发掘与整理

    1.1本草、方书收载成书于战国时至西汉初年的《山海经》为已知最早记载甘肃物产的典籍,在西山经十余处记录了甘肃分布的动物,植物及矿物约20余种。

    在本草史上魏《吴普本草》首次记载中药的较确切产地(区),其中甘肃地产有48种,有大黄、肉丛容,紫参、当归、徐长卿、石硫黄等为首次收录。南北朝《本草经集注》和《名医别录》分别收甘产药材20种和38种,其中属首次的记录35种,即甘草、黄芪、独活、狼毒、麦冬、白芍、升麻、葛根、秦椒、鹤虱、款冬花、牛黄、麝香、雄黄、雌黄、丹砂、消石、扁青(空青)、石硫青、琥珀等。

    唐代《新修本草》、《本草拾遗》及《千金翼方》分别收载地产中药25种、8种和34种,其中首次收录31种,即川芎、白附子、泽泻、莱菔子、秦艽、黄芩、藁本、防风、甘松香、防葵、荆子、枫柳皮、扁蓄、鹿角、鹿角胶、鹿茸、秦龟、石膏、方解石、芒硝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21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