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 2010年第5期
编号:12033556
如何对肝炎病进行辩证论治
http://www.100md.com 2010年5月1日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0年第5期
     【关键词】肝炎病;辩证论治

    【中图分类号】R2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0-020-2

    1从中医的角度谈肝炎病的病因与病理

    肝炎病的基本病因与病理为肝的阴阳失调具体表现在阴虚阳亢上,其主要矛盾方面是肝阴虚损肝体阴用阳,以阳为体阴为用。而在临床病态时多表现为阳常有余阴常不是。有余者则为阳气亢盛,不是者则为阴血不足,也即谓虚损。

    在临床上,肝的阴盛表现为气盛,也即肝郁气滞,由于气滞而能导致以下常见的病。

    1)肝气本身的郁结;2)气郁而化为火;3)肝气横逆而克犯中洲;4)气郁而滞阻经络,形成血瘀,瘀久可化热,灼伤络脉加以瘀阻可溢血。

    肝的阴虚表现形式多见以下之病机。

    肝阴虚损,肝血不足。肝肾同源,肝阴实赖于肾阳,其阴虚势必涉原于肾;心血的供应靠肝,肝血不足也势必,影响心血充盈之不足。

    由此可见,肝炎的病因病理表现是在肝,然而必然涉及到胆脾胃心肾等脏腑,从病理病因也反应到脏腑之间的密切的关系,说明了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2分析一下肝炎的主要症候

    中医从清代开始形成肝病这一名称。肝炎的临床表现是属于肝病这一范畴的,肝炎病最常见的表现是黄疸、腹胀、积症等。

    2.1黄疸:按总的病因病理,黄疸可分为阴阳两种,阳黄多因胆高热,阴黄多因血之受病,黄疸最常见的病因是胆热,清朝医家在寓意草里写过,胆之热汁满而溢出于外,认为其胆多因胆热汁溢出而致。热属阳,称为阳黄,而血分受病,故称色败,也就是说人之正常肤色,多是血的正常色泽之显现,如果各种原因而血分受病使血色败坏变异仍显变化。明张景岳在《景岳全书》黄疸篇里,就有阴黄症,总由气血之败,血不华色所致,所以色败,由于病位在血,血属阴,故这黄由于血分受病的黄疸,称阴黄。近代医家习惯把湿热所致的黄疸称阳黄,把寒湿所致的黄疸称阴黄,不过寒湿所致的黄疸在临床甚是少见,况且尚有争论。

    (1)阳黄病因:

    《内经》论述为湿热相交,民当病痹,痹者病出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83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