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 2010年第6期
编号:12030306
72例中医治疗高血压的分析与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10年6月1日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0年第6期
     【摘要】目的:对中医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方法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患者皆属高血压病症的临床治疗。全部使用纯中药治疗。结果:全部患者治疗时间最短者1个疗程,最长3个疗程。显效42例(58.3%),有效24例(33.33%),无效6例(8.3%),总有效率91.7%。结论:按中医辨证分型治疗高血压病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中医药;高血压;治疗

    【中图分类号】R2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2-147-1

    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是以血压升高为主的全身性疾病。长期高血压可影响心、脑、肾功能。我院自2007年3月-2010年3月应用中药对72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了重点观察与治疗。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 百拇医药
    1.1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都符合高血压的诊断,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42例,女30例;肝阳上亢型36例,肝肾阴亏型24例,脾肾阳虚型12例;年龄最小24,最大73岁;体重50-110kg;病史2-24年;血压范围20.0/12.7-36.0/14.0kPa。

    1.2诊断依据

    (1)连续3次非同日静息状态下血压水平范围达到或超过18.36/12.0kPa。

    (2)排除症状性高血压。

    高血压按舒张压可分为III度:轻度:舒张压13-13.8kPa;中度:舒张压14-14.8kPa;重度:舒张压15kPa以上。

    1.3治疗方法
, 百拇医药
    1.3.1肝阳上亢(肝火上炎)型头胀痛,头晕,面红目赤,烦躁易怒,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苔薄黄质红,脉弦数。治以平肝潜阳。基本方:双钩藤30g、生石决明30g、夏枯草10g、黄芩10g、牡丹皮30g、龙胆草6g、甘菊花10g、羚羊角粉0.6g(每日2次吞服)。

    随症加减:肢体麻木,加地龙10g、川牛膝10g,丹参30g,川芎10g,黄芪30g。

    1.3.2肝肾阴虚型头晕耳鸣,目花,五心烦热,腰膝酸软,足跟疼痛,舌红少苔或红绛,脉细弦。治以育阴潜阳。基本方:生地黄30g、天冬10g、枸杞子10g、桑寄生30g、牡丹皮10g、怀牛膝10g、杜仲10g、生牡蛎30g、珍珠母30g、龟板30g。

    随症加减:月经失调,头晕耳鸣,心烦易怒,记忆力差,失眠多梦,颧面升火阵作,舌红苔薄,加黄柏10g,知母l0g,仙茅10g,淫羊藿10g,当归10g。
, http://www.100md.com
    1.3.3阴阳两虚型头晕耳鸣,腰酸乏力,怕冷肢麻,心悸气短,阳痿早泄,腹胀便溏,舌红或谈红少苔,脉沉细或结代。治以滋阴温阳。基本方:熟地黄30g枸杞子10g、制首乌10g、巴戟肉10g、甜苁蓉10g、淫羊藿30g、熟附块6g、肉桂3g、党参15g、白术l5g、丹参30g、枳壳10g、生牡蛎30g、龙骨30g。

    随症加减:

    (1)肥胖,头重头晕,胸闷、胀,纳呆,有时泛恶,舌苔腻质胖,脉弦滑,去滋阴之品,加制半夏10g,陈皮10g,制南星10g,全瓜篓308,茯苓l5g,制茅术15g,厚朴10g,薏苡仁30g。

    (2)项背强直,肢体颤动者,加葛根15g,全蝎3g,炙僵蚕10g,蜈蚣2条,天麻6g。

    1.3.4基本治疗期间要注意(1)生活要有规律,劳逸结合,自我调节好情绪,消除紧张心情。(2)饮食宜清淡,少吃油腻之品,宜食新鲜蔬菜、豆制品、水果,蔬菜中的芹菜、枸杞叶梗等对高血压病人有益。(3)戒除烟酒。
, 百拇医药
    2结果

    2.1疗效标准

    显效:收缩压/舒张压≤18.7/12.0kPa,未使用其它降压药,持续3个月不反弹,生活完全能够自理;有效:收缩压/舒张压控制在19.3/12.7-12.1kPa,未使用其它降压药,持续3个月不反弹,其它伴随临床症状消失或减轻;无效:收缩压/舒张压19.3/12.7kPa,其它伴随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

    2.2治疗结果

    2个月为1个疗程,全部患者治疗时间最短者个疗程,最长3个疗程。显效42例(58.3%),有效24例(33.33%),无效6例(8.3%),总有效率91.7%。

    3讨论

    高血压病是临床上常见病,按照本病的临床主要表现,属于中医“眩晕”、“头痛”等范畴。由于情志不遂,肝失疏泄,郁久化火,耗伤肝阳而肝阳上亢,或出于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厚味及饮酒无度,损伤脾胃,肝阳上亢。一般病轻者中医药治疗可取得疗效,血压高而持续不降低,且临床症状明显者,须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按辨证处方,对改善症状较好。要从整体观出发诊治高血压。该病病症多复杂而顽固,临床所见的各种类型中多有夹痰,夹瘀及各脏器反映的病症。故在重点育阴潜阳的同时,要佐以豁痰化瘀清络及调整各方面的平衡,才能收到较好疗效。

    我们在运用中药治疗高血压时,应在中医辨证施治理论的指导下,根据病程、病情和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施治,合理用药,才能达到较快的消除临床症状和降低血压的目的,中医治疗针对性强,能充分照顾到每个患者的个体差异,降压平稳,疗效显著。治疗获效后尚须坚持服药调治。以期获得较好的远期疗效才是治疗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 方药中.实用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2] 宋捍东.中医治疗高血压病临床体会[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4(12)., 百拇医药(陈松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