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 2010年第8期 > 正文
编号:12023889
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对降低患者负性心理的作用
http://www.100md.com 2010年8月1日
第1页

    参见附件(1822KB,2页)。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对降低患者负性心理的作用。方法:120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式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和满意率。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SAS、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SAS、SDS评分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患者对观察组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68.3%),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临床路径式护理模式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要大力推广临床路径模式。

    【关键词】护理;临床路径;负性心理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6-141-2

    临床路径是指医院里的一组人员共同针对某一病种的监测、治疗、康复和护理所制订的一个有严格的工作顺序的、有准确的时间要求的照顾计划,以减少康复的延迟及资源的浪费,使服务对象获得最佳医疗护理服务质量[1]。它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诊疗护理标准化方法,是一种跨学科、跨部门综合性的整体医疗护理模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2月~2009年9月12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了解并同意参与本次研究,认知正常,有中文表达能力。排除既往有严重器质性疾病、慢性疼痛史、精神病史、脑部损伤手术、药物及酒精滥用史的患者,癌症患者,精神类药物使用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名,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护理,科室成立临床路径管理小组,由护士长、主管医生、护士共同组成,通过查阅文献、病历资料,制订病种临床路径。参照1997年美国东南外科协会制定的CPIO项标准即:医疗措施、评估、检查和化验、活动、治疗和护理、饮食、宣教、监测、出院计划、治疗护理结果,每个项目都有相应的每日标准医疗、护理计划。患者入院时由护理组长负责对患者及家属做入院介绍,路径图放于护理病历中,随后由分管护士跟进,护理组长和分管护士根据患者情况反复进行评估、教育、评价,直至达到最终目标,患者出院前,对患者进行总结评价。

    1.3评价指标(1)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其主观感受,每个量表包括20个项目,每个项目按1~4级评分,将所得总分乘以1.25即得标准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诊断标准按评分标准,标准分在50分以下为无焦虑,50分及以上为有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DS):诊断标准按评分标准,标准分在53分以下为无抑郁,53分及以上为有抑郁。(2)患者满意率。

    1.4统计学方法所有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统计处理先用F检验,再行q检验。配对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数据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SDS评分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SAS、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前均表现为焦虑,无抑郁发生;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SAS、SDS评分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结果见表1。

    2.2患者满意度比较观察组的满意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68.3%),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见表2。

    表2 患者对两组护生的满意率比较(例,%)

    组别n满意不满意满意率(%)

    观察组6056493.3*

    对照组60411968.3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随着医学的发展,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社会心理因素及个性特征与患者心理的关系越来越为医务人员重视。因此,在疾病治疗和护理的同时,患者的心理状态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患者的心理状态直接关系到其预后,是目前必须重视的社会医学问题之一。生物-社会-心理现代医学模式强调了社会、心理在疾病诊治过程中的重要性,指出患者心理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过程中存在不可忽视的作用[2~3]。

    临床路径作为一种包含了质量保证、循证医学、整体护理、持续质量改进的诊疗标准化方法,在国际上被视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医学临床实践的重大变革之一,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存在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从而为其先进性、科学性提供了基本保证。国外已经将其广泛运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并且取得良好的效果。为此,我们结合临床的实际情况,将临床路径模式运用于日常的护理工作中,并观察其在患者心理改变中的作用。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在入院时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情况,提示在疾病的治疗和护理的同时,也要强调患者心理干预,我们通过临床观察发现,传统针对患者疾病的常规护理虽然能部分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但不能满足临床治疗需要,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入院和出院时的SAS评分后发现,干预前患者均存在焦虑,干预后,与入院时相比,SAS评分虽然下降(P<0.05),但仍然处于焦虑水平;采用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后,患者出院时的SAS评分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其SAS评分处于正常水平范围内,提示临床路径护理能更为有效的缓解患者的负性心理,可以解除患者焦虑、抑郁心理,使临床护理工作得以更为顺利进行,提高患者满意率,通过观察发现,观察组的满意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68.3%),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822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