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 2014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2525641
中医按摩联合神经促通技术治疗脑卒中偏瘫肢体痉挛40例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4年3月1日 张永福
第1页

    参见附件(1982KB,2页)。

     【摘 要】 目的:探讨中医按摩联合神经促通技术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中医按摩及神经促通技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神经生理学疗法。在治疗结束之后依据 Ashworth 痉挛等级评定、神经功能缺损严重性评定、集体运动能力等级、自理能力等四个数据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7.5%,优于对照组的6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按摩及神经促通技术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状态,在改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提高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方面亦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中医按摩;神经促通技术;脑卒中;偏瘫;肢体痉挛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06-0055-02

    在患者康复的过程中,痉挛是评定患者康复进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对偏瘫患者恢复过程中运动能力的追踪调查结果显示[1],偏瘫患者在康复的过程可以大致分为如下几个阶段:肌肉呈弛缓状态;肌张力增加,出现痉挛;可随意引发共同运动;进行脱离共同运动模式的分离动作;随意运动。大部分脑卒中患者因为锥体束休克,而低位中枢尚未表现出作用所致的弛缓性完全瘫痪期。运动控制能力下降主要是在机体的自主运动恢复后出现了痉挛和共同运动,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表现出的机体的功能缺陷。上肢表现为主要以屈肌痉挛为主的“屈肌模式”、下肢则表现为主要以伸肌痉挛为主的“伸肌模式”,表明了上、下肢体运动功能在卒中偏瘫后恢复过程也存在着不平衡的状态。长期以来笔者应用中医按摩手法和神经促通技术进行治疗,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982KB,2页)